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家:以地球大数据助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7-12-07 14:04:15

新华社香港12月7日电(记者郜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约200名学者6日在香港参加第二届“数字丝路”国际会议,共同探讨利用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和地球大数据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本次会议由“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DBAR)和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为期3天。DBAR是一项由中国科学院发起、于2016年5月启动的国际科学计划,致力于推动以地球大数据服务“一带一路”地区可持续发展。 

DBAR主席、中科院院士郭华东在会议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报告时说,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具有宏观、快速、准确等特点,能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支持。DBAR启动以来,通过构建地球大数据平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科学、开放和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决策支持,成为支撑和解决区域及全球发展问题的一个创新实践。 

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外籍院士瓦力里·邦杜在会上表示,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现代社会治理手段。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活跃的空间大国之一,为国际对地观测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DBAR为中俄两国对地观测领域的科学家搭建了平台,为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方法。 

会议开幕式上,《数字丝路科学规划书》正式发布。会议还批准成立DBAR首批8个国际卓越中心(ICoE)。这些地区性中心分布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8个国家,将在环境保护、灾害风险控制、水资源管理、城市发展、食品安全、自然和文化遗产管理等方面开展合作。 

泰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气候变化研究战略中心负责人蒙贴·西拉达那表示,对地观测技术在解决涉及环境、自然资源、能源、灾害等方面的全球性挑战上拥有巨大潜力,相信DBAR在泰国设立ICoE有助泰国及周边地区对地观测技术和地球大数据方面的能力建设。 

郭华东表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构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数字丝路”则是通过打造“一带一路”数字化平台,促进对地观测科技、数据和应用的国际合作,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推进沿线国家科技互联互通。

相关推荐
格鲁吉亚总理:共建“一带一路”对格鲁吉亚具有重要意义

格鲁吉亚总理科巴希泽10月22日在第五届第比利斯丝绸之路国际论坛期间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对格鲁吉亚具有重要意义。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格鲁吉亚的互联互通能力不断增强,对华经贸合作持续扩大。

专访|中国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访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俄方主席季托夫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的经济目标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合作重点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向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拓展。”谈及“十五五”规划,季托夫预期,中国将继续沿着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前进。

“永”字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9月28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举行,“永”字从9个候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