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亚洲之印度:忙活的一年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7-12-08 16:06:38

新华社新德里12月8日电(记者赵旭)印度的2017年,是忙活的一年。是年,印度政府推出了建国以来力度最强、规模最大的税制改革,并结合经济、政治、外交方面的多项举措,使印度全年的高光亮点频闪。但是,忙碌的印度政府同时也意识到,诸多改革可治疗旧伤,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仍未形成,全面提升经济,路漫漫且艰难。 

税改一大刀 

在执政第三年,印度总理莫迪终于成功强推税改并收获好评。这一商品和服务税改革被誉为印度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税收制度改革,早在前总理瓦杰帕伊执政时期就开始酝酿,历经17年磨难后终于在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 

税改是莫迪系列改革的关键一刀,也是印度经济改革的突破口之一,旨在统一管理中央和地方税制,避免重复征税,提高纳税积极性,减少逃税与黑市现象。 

事实证明,莫迪的税改决心得到内外认可。世界银行在最新报告中将印度2018年营商环境排名上调30位至第100位,认为税改取消了印度原有的上千条限制性和冗余性条款,有效提升了发展效率,开放多行业和多领域的外国直接投资,大幅改善了营商环境。 

外交好逢源 

在外交方面,莫迪及其同僚们奔走全球,左右相交,四处逢源。 

今年6月,莫迪3年来第5次访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联合声明,确定美印将加强在亚太地区的伙伴关系。特朗普政府再次确认印度作为美国“主要防务伙伴”的地位。 

此后,美印宣布将建立外长防长参加的“2+2”对话机制,提升两国战略磋商的级别。双方还达成价值超过20亿美元的军购合同。美国甚至同意向印度出售“守护者”海上无人侦察机,使印度成为首个从美国购买此种先进武器的非北约国家。 

在密切与美国关系的同时,印度还时常与日本、澳大利亚及东盟套近乎,推进其“东进战略”。与日本和澳大利亚,印度的主要议题在于太平洋地区事务,试图重启建立美日印澳四国机制。与东盟,印度则希望扩大贸易体量。莫迪已向东盟诸国发出参加明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日庆祝活动的邀请,试图借此拉近关系。 

发展是关键 

莫迪政府大刀阔斧推进改革,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确保经济的稳步增长。 

但改革过程中,印度经济的软肋被击痛,暴露出不少脆弱环节。例如,去年11月颁布的一纸废钞令,竟然让印度经济增速持续下跌。2017财年第一季度(2017年4月-6月),印度经济增速已降至3年来最低点。第二季度虽有所缓和,但仍未完全摆脱“废钞之痛”。 

不止经济有软肋,政治上也绝非铁板一块。莫迪政府眼下还在为2019年全国大选做准备,因为,从目前形势来看,莫迪及其领导的人民党并非如人们所料的一帆风顺。特别是在正在进行的古吉拉特邦选举中,人民党遭到了来自小党派联盟的强力竞争,让莫迪不得不派出多位部长轮番前往助阵。 

古吉拉特邦是莫迪的“老家”,理应成为票仓。但如今连“老乡”似乎都不怎么买账,说到底还是要通过发展经济让民众增强获得感。

相关推荐
散文集《外交官笔下的“一带一路”》:记录中国外交事业光辉历程

《外交官笔下的“一带一路”》新书发布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据悉,这部散文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收录了30多位驻外大使和参赞撰写的海外生活故事、中外友好故事、文明互鉴故事、合作共赢故事,记录了“一带一路”国家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精神面貌和时代变化,以亲历者视角记录了我国外交事业的风采及光辉历程。

国际观察|从博鳌“热词”看下一个“亚洲奇迹”

沙白水清,木棉花开。中国南海之滨的小镇博鳌再次迎来世界目光。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即将召开。“开放包容”“创新驱动”“全球治理改革”……谈起本届论坛年会,与会嘉宾与专家学者不约而同提起这些关键词。人们期待通过思想碰撞,找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通途,共同创造下一个“亚洲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