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方期待马拉喀什气候大会达成“平衡全面”共识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1-18 09:39:00

11月14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在“中国角”系列边会中的“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上讲话 记者赵丁喆摄

图为刘振民在“中国角”系列边会中的“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上讲话

新华社信息摩洛哥马拉喀什11月18日电 (记者刘锴、杨志望) 联合国马拉喀什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第一副团长、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16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希望与会各方能够着眼大局和未来,支持《巴黎协定》,尽早达成“平衡全面”的行动声明。

作为《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后第一次联合国气候会议,本次大会聚焦落实这一历史性文件的规则制定和程序安排。大会原定于15日在高级别会议开幕式上公布一份政治性行动声明,因各方仍存分歧,行动声明推迟公布。

刘振民说,各缔约方应当对《巴黎协定》给予政治支持,希望各方不拘泥于具体细节,着眼大局和未来,表明态度维护《巴黎协定》,释放积极正面的信号。

他说,各方应当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基础上,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以及各自能力原则,增进彼此互信。

对于发达国家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的承诺,刘振民指出,由发达国家提出的履行承诺路线图,与发展中国家的期待差距较大。

他说,资金是谈判中最棘手的难题之一。发达国家提出的路线图在资金核算标准问题上并不明确,资助力度也远远不够,而发达国家有义务承担历史责任。

在当天早些时候举行的中外媒体会上,刘振民希望美国政府继续支持《巴黎协定》,在《巴黎协定》落实进程中继续发挥领导作用。

刘振民说,《巴黎协定》包容性强,适用于所有国家。美国作为最大发达国家,在《巴黎协定》的生效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美国对《巴黎协定》的支持“至关重要”,希望《京都议定书》的悲剧不要重演。

1998年,美国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2001年,美国前总统布什在上任后推翻了前任政府的立场,选择退出《京都议定书》。

刘振民说,发展低碳绿色经济,对美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都有益,相信美国政府会做出正确明智的决定。

他同时表示,中国不会改变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将继续调整生产和消费模式,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希望各国能更加团结,共同支持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相关推荐
“穿越”乡村好去处|古韵新姿间,邂逅非遗风华

安徽呈坎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这里,徽州古建筑层层叠叠,与远山和云雾晕染成一幅水墨画。

全球连线|德国专家:欧中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欧中建交50周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欧中更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我们很荣幸成为这条坦途的见证者”——吉尔吉斯斯坦新北南公路让沿线地区焕发活力

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合作建设贯通吉南北的干线公路——新北南公路。该公路全长433公里,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切实便利和福祉,也让沿线地区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