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林水寨生态农业园里,金黄的鱼田雪稻与散布田野的特色民宿相映成趣,空气中飘散着乡村咖啡的醇香和土窑面包的暖意。
从六安市城区驱车约40分钟,便可抵达这片占地5000余亩的林水寨生态园。这里既无名山大川依托,也不毗邻知名景区,却在2025年农村创业项目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乡村休闲旅游赛道全国二等奖。在众多投资规模大、体量惊人的参赛项目中,林水寨显得“格格不入”。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评委?让全国各地的创业实体纷纷预约前来取经?林水寨生态园负责人艾启凤道出了关键:“林水寨最与众不同的,是让有想法、有情怀的城里人真正回到乡村、投身乡村建设,我们不仅提供平台,更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培育机制,让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从规划走向了现实。”

田园新业态,吸引青年洄游。“这几年,我一直在寻找这样一处回归自然、释放身心、连接自我的精神栖息地!”28岁的杨女士来自山东,她坦言自从来到林水寨,整个身心都放松了下来。生态园创新打造了“农业+文化+旅游”三产融合模式,引入乡村咖啡厅、智能餐厅、非遗体验、土窑烤面包等20多种新业态,构建出一个多元共生的田园生活场景。在这里,每位青年创业者都用心耕耘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当暮色四合、结束一天的忙碌后,大家便自然地聚拢起来,你来看看我的手艺,我来品品你的新茶,创业的艰辛与生活的烟火气在此交融,勾勒出一幅充满人情味的新乡村图景。

政校企协同,构筑人才高地。“我们不只是要吸引人才,更要打造一个让人才扎根、成长的生态土壤。”艾启凤如是说。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园区依托“乡镇搭台、高校助力、企业唱戏”的协同机制,与复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6所高校、19家上下游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建7个“产学研合作基地”与“学生实习实践基地”。通过实施“项目清单制”管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判解决合作难题,形成了项目有人抓、问题及时解的高效运作模式。由教授和技术骨干组成的“联合服务团”频繁深入田间地头,累计开展技术指导、规划咨询30余次,将专业知识精准输送至生产一线。这种双向赋能的人才培养模式,让理论与实践在田园深处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项目引领,激发创新动能。“让年轻人的创意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这是我们最欣慰的事。”艾启凤深有感触地说。围绕生态农业、智慧文旅等发展需求,园区与合作伙伴共同推进“数字营销策划”“农产品深加工”等6个重点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其中,与南开大学联合举办的“林水寨”杯数智赋能乡村文旅创新创意策划大赛,整合投入资金50万余元,对表现突出的团队和学生给予奖励,有效激发了创新热情。通过持续开展“青年直播助农”“专题研修营”等品牌活动,成功促进了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向乡村集聚。

林水寨的蓬勃发展,正在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园区计划打造百个青年创业工坊,为返乡青年提供创业孵化、技能培训、市场对接等全方位支持。从都市到田园,从白领到新农人,林水寨正成为青年创业者实现梦想的热土。在这里,青春与乡土碰撞出绚烂火花,书写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故事。(张玉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