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郑州航空港架起“空中丝路” 趟出内陆开放新路径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8-03-06 17:13:50

新华社郑州3月6日电(记者 李亚楠)11匹来自法国的小矮马近日搭乘卢森堡货航的飞机,历经10余小时的空中“旅行”,顺利抵达郑州机场。随后,这批小矮马通过陆运前往武汉,进入马术俱乐部,正式开启“中国生活”。 

这是郑州空港口岸首次进境法国小矮马,也是该口岸2018年进口的第一批活动物,为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货运家族再添“新成员”。类似的第一次,5年来,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经历了太多。 

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先行区,目标是打造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经过5年快速发展,航空港实验区不仅初步形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枢纽网络,带动河南融入全球经济循环,而且为我国内陆探索出了一条依托航空扩大开放、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取得不俗成绩,离不开航空港实验区位于中国中部的战略性地位,以及郑州处在主要高速公路和铁路十字路口的交通优势。”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首席顾问约翰·卡萨达说。 

作为拥有最多功能性口岸的内陆城市,航空港实验区已建成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等多个进口商品指定口岸,正成为我国内陆重要的进口货物集散地和分拨中心。例如,产自智利的樱桃和蓝莓,从采摘到在郑州通关,只需28个小时。 

数据显示,2017年,郑州机场客货运量跃居中部地区“双第一”,其中,货邮吞吐量由2012年的15.12万吨提升到2017年的50.3万吨,年均增速30 %以上,是全行业平均增速的6倍;旅客吞吐量由2012年的1167万人次提升到2017年的2430万人次,年均增速15%,超出全行业平均增速近5个百分点。 

“2017年,郑州机场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占比超过60%,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邮量占六成以上。”航空港实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马健说。 

枢纽优势使航空港实验区吸引了大批航空偏好型、外向型产业。目前,这里集聚了富士康、中兴、酷派等188家智能终端产业链企业。2017年,手机产量达2.99亿部,全球每7部手机中就有1部郑州造。 

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进一步激发了航空港实验区的活力。2017年,区内的新郑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3374.5亿元;中欧班列(郑州)实现了每周八去八回;跨境电商进出口单量均领跑全国。 

开放集聚产业,产业聚拢人气。目前,航空港实验区建成区面积近80平方公里,以去年开园的园博园为带动,实验区规划人均绿地面积16平方米,将成为河南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一座现代国际、生态宜居、科技智慧的航空都市已初步呈现。

相关推荐
专访|航空“双枢纽”加速马中合作——访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马中两国共同打造的郑州-吉隆坡航空“双枢纽”,是两国经贸合作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的关键战略项目,不仅助推经贸增长与产业协同,还为东盟与中国搭建了更加快捷、高效的联通渠道。

2025金刚石产业大会签约金额超147亿元

据郑州高新区消息,2025金刚石产业大会暨第七届中国(郑州)国际磨料磨具磨削展览会9月20日至22日在郑州举办。活动期间,大会共签约项目30个,金额147.7亿元。

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馆郑学方:“空中丝路”越织越密 中马关系进入快车道

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馆临时代办郑学方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河南与马来西亚达成合作共识,约定开通、加密郑州与马来西亚间的国际货运航线,标志着链接东南亚的“空中丝绸之路”示范工程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