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投资埃塞俄比亚文化产业前景或可期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3-07 16:51:23

近年来,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发生了显著变化。2010年,埃塞俄比亚政府开始实施增长和转型计划,要在30年至35年内将埃塞俄比亚建设成为一个发达国家,成为非洲工业中心。2015年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后,中国在埃塞俄比亚企业数量迅速增长;2017年,中埃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中埃文化产业合作开辟了新远景。

接受外来文化、外来思想并非易事,埃塞俄比亚的决策者正在逐渐解放思想、开放心态,中埃经贸合作也正在呈现累累硕果:亚阿高速、首都轻铁、环城高速和亚吉铁路部分或全部竣工,已建成3个工业园,在建15个;更重要的是,执政党联盟的埃革阵打开思路,虚心求教治国理念,是埃塞俄比亚历史上的重大突破。

埃塞俄比亚政府决心强力推进国家工业化进程,已认识到文化产业可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柱,并已成立以总理为主席的国家旅游发展理事会,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埃塞俄比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人类的起源地、咖啡的故乡和长跑冠军的摇篮;同时,埃塞俄比亚位列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列,拥有1亿人口,青年人占多数,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历史上,埃塞俄比亚较为保守,市场开放度较小,文化产业各领域有待开发。

比如,1975年,美国考古学家在埃塞俄比亚阿法尔地区发现露西遗骨化石,被确认为是人类的祖母,展品成为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如何通过科普宣传、开展国际商业巡展来扩大化石的影响?如何据此开发衍生产品,丰富旅游品市场?这都需要与具有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经验的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及相关行业人士进行沟通合作。

再如,埃塞俄比亚的咖啡闻名世界,相传是埃塞俄比亚西南部卡法山区的牧羊人最早发现的,咖啡的名字也由“卡法”演变而来。埃塞俄比亚当地人的咖啡烹煮方式依然遵循古法,简单、直接。如何把体验咖啡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如何提高咖啡的文化附加值?埃塞俄比亚吉马大学副校长表示,希望与中国的科研和市场开发机构合作,提升埃塞俄比亚咖啡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占有率,进一步开发咖啡文化与国际旅游市场。

相关推荐
授人以“菇”——中国食用菌技术让埃塞人的餐盘更丰富

埃塞是非洲的农牧业大国,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食用菌栽培原料来源广泛,非常适宜栽培食用菌。当地劳动力丰富,发展食用菌可为当地人提供营养丰富的食品,也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广西—埃塞俄比亚经贸合作交流会在南宁举行

6月9日,由广西贸促会和埃塞俄比亚谢格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桂通五洲(非洲站)”广西—埃塞俄比亚经贸合作交流会在南宁举行。

中企亮相校园招聘会 为埃塞青年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5月19日至20日,一年一度的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校园招聘会如期举行。今年有超过20家中国企业受邀参加此次招聘会,为历年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