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俄蒙合作先导区“提速”对外开放 国际“吸睛力”持续释放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3-30 17:10:14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政府29日对外发布称,作为中俄蒙合作先导区的呼伦贝尔市正“提速”对外开放步伐,持续释放国际“吸睛力”,渐成欧亚大陆互联互通重要枢纽。

呼伦贝尔市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该市有8个国家级一、二类通商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2017年以前该市就深度酝酿“提速”对外开放,并取得成效。

满洲里海关驻车站办事处物流监控科工作人员许雪猛介绍,自2013年9月“苏满欧”班列成功开行以来,截至2017年底,经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境班列线路已达31条,进境线路达到11条,涵盖西南、华南、华东、东北等多个地区,对外联接则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亚大陆12个国家。

作为中俄蒙合作先导区,近年来该市还参与了多届“蒙港经贸活动周”,利用外贸洽谈会等机遇,与美国爱达荷州、香港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日中经济协会等35个国家、58个地区的经济协作组织建立联系。

记者从呼伦贝尔市政府获悉,截至2017年末,该市累计批准备案境外投资企业163家,协议投资总额13.4亿美元。实现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2.95亿美元,派出劳务28829人。与俄蒙毗邻地区经济部门和商协会之间建立长期交流沟通机制。

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亦在另一个侧面见证该市“提速”对外开放步伐。

记者从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获悉,目前该互市贸易区已引进包含面粉、食用油、提拉米苏等主要商品为主的278大类,1000余种俄罗斯商品;新建的免税交易B厅、背包客交易厅也投入使用,与免税交易A厅形成了定位清晰、功能互补、集聚人气的俄罗斯商品销售模式。近期由俄罗斯生产的第三国贴牌商品也即将入区经营,蒙古国商品入区取得实质突破。

经济学家盖志毅认为,近年来呼伦贝尔地区充分借力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不断主动对外,事实上已渐成欧亚大陆上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

相关推荐
专访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东盟国家提供发展机遇——访东盟-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潘荣德

“近年来,中国在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方面展现积极姿态,持续与东盟等全球贸易伙伴探索合作机遇。”东盟-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潘荣德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在自身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搭建经贸交流平台与贸易伙伴共享发展红利。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述评之四

对外开放,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新华时评丨大门敞开,共享市场新机遇——中国发展增益世界之开放性

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在保护主义阴云密布、全球复苏步履蹒跚之际,中国以坚定的开放姿态,实现了经济的稳健增长。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底盘稳、韧劲足,也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