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塞尔维亚副总理:共建“一带一路”将助力塞尔维亚发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2-16 09:33:00

12月15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塞尔维亚第一副总理兼外长达契奇举行会谈。

图为12月15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塞尔维亚第一副总理兼外长达契奇举行会谈。

新华社信息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孙奕) 塞尔维亚第一副总理兼外长伊维察·达契奇15日在北京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将为塞尔维亚发展提供巨大助力,塞尔维亚愿继续在“一带一路”倡议和“16+1合作”的框架下拓宽和深化与中国的合作,进一步巩固双边关系。

达契奇是在当天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研讨会暨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年闭幕仪式上做出上述表示的。

达契奇说,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了地区内人员、物资、技术交流,是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促进因素,有助实现区域内提振就业、挖掘市场的发展目标。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加强交流、对接和整合,为塞中合作提供了平台和机会,塞中两国在基建合作、扩大经贸投资等各个领域蕴含着巨大的合作潜力。

他认为,通过“一带一路”宏伟蓝图的推进,塞尔维亚有望成为地区经贸往来、商品流通的中心。以去年底开工建设的匈塞铁路为例,一旦建成,海运集装箱船抵达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后,将有望通过匈塞铁路抵达中东欧地区,这对地区交通网络具有重要意义,该铁路未来还可能与多瑙河河运进行对接,将为地区所有国家提供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介绍,2015年11月,中国和中东欧16国政府领导人在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共同做出了将2016年确定为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年的重大决定。今年以来,双方在文化、旅游、媒体、教育、科技、智库等10多个领域共计举办大型双边或多边交流活动40余场,在此框架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组建的“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在促进中国—中东欧智库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化建设、为“16+1合作”提供智力支持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外交部部长助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秘书长刘海星表示,“16+1”人文交流年取得圆满成功,打造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多位一体“大人文合作”,为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关系稳定发展增添了新的助力,为中欧人文交流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海星说,当前,“16+1合作”日趋成熟,已站上新起点,迎来新机遇。中方愿同各方相向而行,进一步加强互鉴,筑牢基础,创新形式,开创人文交流新局面,共同推动“16+1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联合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和“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承办。来自中东欧16国的智库学者、政府代表以及中方智库代表就推动“16+1合作”服务中欧合作、提升经贸合作水平以及发挥智库对于“16+1合作”的推动作用等问题展开了研讨。

相关推荐
中企承建塞尔维亚高速公路关键路段通车

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普雷利纳-波热加段通车仪式7月5日在塞西南部城市卢查尼举行。

“红厅论坛:中国与塞尔维亚合作交流对话会”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红厅论坛:中国与塞尔维亚合作交流对话会”6月10日在贝尔格莱德“一带一路”研究所举行。近百名中塞两国官员、学者和媒体代表参会,就文明对话与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展开交流。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带来巨大机遇”——访塞尔维亚经济部国务秘书尼科利奇

塞尔维亚经济部国务秘书德拉加娜·米莉察·尼科利奇日前在宁波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为塞尔维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塞中经贸合作将持续为中国—中东欧合作注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