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在汉诺威工博会感受中国“走出去”的决心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4-25 15:13:01

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日前开幕,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参展商“各显神通”。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无论是参展中国企业,还是地方政府,都清楚地向世界传递出中国“走出去”的决心。

作为德国“工业4.0”的国际合作伙伴,本届汉诺威工博会中国参展商数量仅次于东道主德国。一批可与世界同类顶尖产品比肩的中国高科技产品纷纷亮相。

其中,有中国版“变形金刚”之称的“国之重器”——液压组合挂车曾助力“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飞天,吸引不少国际客商驻足询问。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展会,能让我们的产品走出国门。”该产品研发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展台一位负责人说。

今年的汉诺威工博会以“融合的工业——互联协作”为主题,华为公司在其展台设计了T联网、车联网、数字化工厂三大场景,对本届展会的主题做了自己的诠释。据了解,上述三个场景的实现均是华为“走出去”与相关行业顶尖企业深入合作的成果。

“搭载华为T联网的讯达电梯、搭载华为车联网技术的法国标志汽车、与京东公司合作的数字化工厂等成果都表明我们不会闭门造车,而是走出去寻找优秀的合作伙伴,坚定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之路。”华为展区的工作人员强调道。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届汉诺威工博会上,中国各地方政府也纷纷行动起来,为企业交流和城市合作搭建平台。

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海瑞克公司当地时间4月23日在工博会现场签署合作协议。 中新社记者 郭泰 摄

“这是我们济南第一次组团参加汉诺威工业展,就是要走出来给中德两国企业搭建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率团参展并举办“2018中国济南对德投资合作交流会”的济南市副市长孙斌对中新社记者说道。

此次,作为“2018中国济南对德投资合作交流会”主办方的济南市政府邀请了包括西门子在内多家在济设厂的德国知名企业分享投资合作情况,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德国企业赴济投资。

济南的对德投资合作交流仅仅是中国地方政府通过走出去参与两国地方合作的一个缩影,中国正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意识到走出去“搭台”的必要性,而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为中国地方政府和工业企业的对接提供了良机。

作为中德两国地方合作的成果,中德工业城市联盟在当天召开的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吸引了新的六个成员城市加入,联盟规模扩大至38家。记者在大会现场看到了深圳市宝安区、山东威海、四川德阳等多个中方城市代表的身影,参会的德国中小企业也通过该平台加深了对中国不同城市的了解。

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李勇表示,中德工业城市联盟成立两年来,为中德城市产业和企业间的交流打开了新的窗口,希望该联盟今后更好地服务信息交流与资源对接,促进两国城市与企业加深合作。

相关推荐
“穿越”乡村好去处|古韵新姿间,邂逅非遗风华

安徽呈坎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这里,徽州古建筑层层叠叠,与远山和云雾晕染成一幅水墨画。

全球连线|德国专家:欧中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欧中建交50周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欧中更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北京开通共建“一带一路”直通车 为企业出海提供一站式综合性服务

7月11日,北京市共建“一带一路”直通车综合服务平台正式挂牌。该平台围绕政策沟通、商事畅通、资金融通、信息联通、人才相通、风险防控功能,提供权威的一站式综合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