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外国客商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掘金”陕西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5-15 15:11:19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掀起新一轮“走出去”浪潮,加速海外业务布局。与此同时,记者采访调研中发现,有越来越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来中国开设公司拓展业务。陕西作为“一带一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兼具自贸区优势,大量海外企业表现出在陕西扎根兴业的强烈欲望。

陕西有哪些优势吸引这些客商呢?一位来自乌克兰的商人告诉记者,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广阔,中国的全球化思路和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模式,非常吸引外资来华投资,零距离与中国企业接触。

该客商表示,通过对市场的考察,他们计划在西安成立一个进出口公司,把乌克兰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好的绿色食品,带到中国来销售。

此外,陕西对外资企业提供了完备的配套服务和优惠政策。“中欧班列、中亚班列‘长安号’的开通让整个货运系统走起来很方便。”他补充道。

记者从西安国际港务区了解到,今年西安开行了西安至白俄罗斯、西安至伊朗(阿富汗)2条线路,中亚、中欧班列运营线路已达8条。2018年,西安国际港务区围绕中欧、中亚班列设立了开行1000列的“小目标”,结合PPP模式,确定了“全面对接市场,一企一线”的运营思路,让有实力的物流企业以承包运行线路的方式共同参与班列运营。

4月19日开园的中俄丝路创新园,不足一个月时间内入住的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格鲁吉亚等国的外资企业已有14家,今年预计引进外商企业25家。

针对外商到中国可能存在着诸如文化、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问题,园区相关人员表示,会提供包括一站式窗口、国际律师团队、财务团队、翻译团队、外国人签证等全方位、高附加值的服务,来解决他们“水土不服”的状况。

相关推荐
陕西西安:更多企业“坐上”中欧班列

这支穿梭于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正加快形成重要对外开放通道,不仅重构了内陆地区的物流版图,更串联起一条涵盖智能制造、现代农业、高端设备的全球产业链,助推陕西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中欧班列(西安)今年以来开行超3000列

7月4日,满载日用百货、陶瓷制品、聚酯切片等货品的X904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鸣笛启程,一路向西驶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列车的驶出,标志着今年以来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超3000列,较2024年提前40天完成3000列大关,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陕西一位老人的红色记忆博物馆

走进陕西省咸阳市的秦都红色记忆博物馆,干净整洁的院落、古色古香的展厅,让参观者仿佛进入时空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