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国家语言禁忌有哪些?(下)

来源:中国知网 责任编辑:唐云 2018-05-29 17:20:09

泰国

四.宗教与历史语言禁忌

东南亚各国在宗教领域都存在语言禁忌。在泰国, 普通人忌讳对僧人说“给”“请僧人”而需要用特殊的敬语, 例如“敬献”“延请僧人”。且泰国人相信人死后会变成“鬼”, 可以带来福气或是祸患, 因此在交谈中一般避免提起已经故去的人。在泰国文化中, 人们相信说什么样的话就会带来什么样的运气, 因此忌讳说他人坏话, 或不吉利的话。除此之外, 东南亚国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会提到本宗教的神。泰国的历史决定了王室在国内有很高的地位, 普通人不能使用一般的词汇形容王室, 而应该用特殊的“王语”, 例如, “教训”一词在王语中称为“圣训”或者“王训”。当涉及到本国历史上不光彩的事件时, 印度尼西亚人忌讳直接说, 而会用“不好的”一词来指代这一事件。

相比东南亚地区, 中国的宗教观念更加淡薄, 受访者日常口语中很少提及神。但是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 不论中外都不可以说对于神不敬的话。在对于历史上不光彩事件的描述中, 中国和东南亚各国都会用不确切或者用缩略语带过的方式避讳。

五.詈语语言禁忌

詈语方面, 在越南, 不能骂小孩子是小鬼或者骂孩子时说“天要打你”。在泰国, 忌讳骂别人愚蠢、人品卑劣, 也不能说人像动物一样, 或者攻击别人外貌有缺陷。在詈语中如果出现了咒骂先祖的词汇也是莫大的冒犯。印度尼西亚忌讳在骂人时使用带有生殖器的词汇、宗教相关的词汇 (尤其是对于伊斯兰教的信徒) 。

在与东南亚的的人的访谈中发现, 由于伊斯兰教教义禁止信徒骂人, 几乎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受访者都强调, 忌讳一切詈语。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群来说, 带有和宗教有关的詈语是一大忌讳。在中国, 最常见的詈语一般和侮辱对方的亲人有关, 特别是母亲。此外, 称对方为狗、猪等等家畜, 辱骂关于性行为的词汇也经常出现在汉语的詈语中。

六.个人隐私语言禁忌

个人隐私方面, 与越南女性交往不能询问体重、属相、年龄、小名 (因为小名大多数都故意起得很难听) 、打胎和男朋友的情况, 也忌讳对其外貌负面评价。如果是与不熟悉的人聊天, 年龄和收入也不应该被提起。如果与老师交谈, 忌讳问老师学历。不可问出家人出家的理由或者出家人的家庭状况。在越南忌讳刺探商业秘密, 且开业时不能提及破产等方面和开业相违背的不吉利的话。在马来西亚和孟加拉国, 年龄也是较为敏感的话题, 忌讳和不熟悉的人提起和年龄有关的话题, 这种情况在女性中尤为普遍。在缅甸和孟加拉国, 女性一般很忌讳提起年龄、收入、体重、妊娠等话题。不论是在中国还是东南亚国家, 个人隐私都越来越受到重视。多数中国的受访者表示, 凡是可能引起人不适的问题, 都可能被视为个人隐私。

七.数字与日期语言禁忌

在数字方面, 来自东南亚的受访者并未表现出特别的好恶, 但在东南亚的华人聚居的区域, 排斥数字“四” (谐音“死”) 。而喜爱数字“六”和“八” (包含着“顺”和“发”的意味) 。而在泰语中, “0”的发音类似于“失去了”, 而成为忌讳。月份上, 部分东南亚人忌讳七月, 原因是七月被认为是鬼月, 因而遭到忌讳。

中国人对于数字的忌讳集中在与“四”有关的数字上 (同样因为谐音“死”) , 514谐音“我要死”而不受欢迎。另外数字“七”也遭到一定的忌讳, 部分受访者表示因为七与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家乡良辰吉日不挑七、十七等数字, 在中国民间也存在七月是“鬼月”的说法。

八.结语

语言禁忌是交流中绕不开的话题, 其内容分散、牵涉甚广, 一旦触及就很容易导致交际失败。以上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禁忌研究”中东南亚国家的语言禁忌列举与分析, 供跨文化交际参考。由于可供研究的样本有限, 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欢迎指正。

 (作者: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乐韵金桂桃)

相关推荐
巴西专家:“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推动区域和全球一体化的坚定承诺

25日,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红厅论坛上,巴西“观中国”专家佩德罗·祖佛在“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解”的讨论环节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对推动区域和全球一体化的坚定承诺。

2025“一带一路”在地生活微视频征集令

2025“一带一路”在地生活微视频征集令发布。

共建“一带一路”续写中国和东南亚民心相通新故事

中国和东南亚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历史的长河中,古丝路架起文明对话的桥梁,睦邻友好不仅刻于史书与古迹,更融入了市井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