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创建“一带一路”学科须加强理论、案例、实地研究

责任编辑:谭博文 2018-06-08 16:15:19

新华丝路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李璐)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一带一路学暨全球丝路学派的理论溯源”讲座上,专家建议中国学界应体系化、理论化、学科化地研究“一带一路”,创建相关关学科须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强深度案例研究、加强结伴走丝路做学问意识。

研究认为,在国际上,丝路学研究在百年变迁中形成了欧洲学派、美国学派、中国学派以及俄罗斯、中亚、日本、韩国等影响较大的研究重镇。自20世纪前期开始,中国学派的崛起将全球丝路学研究带入历史新阶段,相继产生了敦煌学、吐鲁番学、西域学、郑和学、长安学等分支学派。

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所长马丽蓉认为,丝路学聚焦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文明交往理论、国际关系理论与全球治理理论为学科基石,兼顾学术与实践,致力于基础研究与政策研究;一方面不断发掘考古与文献以深化“中国与世界历史关系”研究,另一方面又直面现实重大问题以推进“中国与世界现实关系”研究,古今比照、动静结合。

与会专家指出,目前西方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存在分歧,折射出丝路学已经进入话语权博弈新阶段,亟需中国学界开展体系化、理论化、学科化的“一带一路”研究,进而创建“一带一路”学科,致力于占据“一带一路”研究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思想交流与共享。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基础理论不仅包括对丝路公共产品所蕴含的互惠型经济观、合作性安全观、包容型人文观予以学理阐释,还有对“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以及“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与“行程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目标等,予以“中国视角”的学理解读。

二是进一步加强深度案例研究。“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还“需要用案例的研究,把它背后的复杂性探索出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认为,这不仅可以重新总结中国与世界交往的历史经验,也能重新阐释中国与世界互动的发展现状,更能重新评估中国影响世界的未来前景,极大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的推进步伐。

三是进一步加强结伴走丝路做学问意识。马丽蓉指出,“一带一路”是脚底板下走出来的学问,研究工作也必须走在丝路上,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打造全球化的“丝路学术共同体”,鼓励中国学者“走向世界”,在全球进行实地考察也是一种途径。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丝路事业部总经理助理曹文胜认为,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我国高校有自身的学科体系、评价指标和政策框架。现在看来,“一带一路”学科还很难被高等教育区域格局所接纳。加强“一带一路”研究,进而创建“一带一路”学科,需要下大力气组建交叉学科群和强有力的攻关团队,加强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加强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研究范围要涵盖经贸、法律、文化、智力、传播等多领域。作为“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的新华丝路,已建立跨多领域研究的数据库,其研究成果可与高校的学科建设成果结合起来,成为新学科创建的一个基础。

相关推荐
2024新华丝路巴西推介会在圣保罗举办

新华丝路巴西推介会3月12日在南半球最大城市圣保罗举办,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余鹏、巴西中资企业协会会长张广华、巴西CMA金融资讯集团总裁桑切斯、国际通讯社社长莫莱斯等100多位两国政、商、媒体界精英人士出席了这场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的会议。

山河春醒,上元安康

同聚璀璨良宵,共享团圆盛景。

龙腾四海,春满人间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