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泰达合作区:海外园区运营的“飞雁模型”

来源:中国境外合作区-新闻中心 2018-06-20 08:51:00

新华丝路网天津6月12日电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简称泰达合作区)经过十年的开发和建设,产值已达7亿美元,在当地缴纳税费5800万美元,带动就业3300人。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非泰达)不断总结其开发运营经验,提炼了海外园区发展的“飞雁模型”,即包括“一头、一身、两翼、一尾”在内的“飞雁式”的资源整合型园区。

一头:用足政策基础,做好顶层设计

泰达合作区位于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最南端,是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计划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度契合是泰达合作区快速发展的政策基础。

据中非泰达董事长刘爱民介绍,如今,泰达合作区的招商效果、企业聚集效应凸显,巨石集团、牧羊集团、西电集团、中海运以及埃及本土部分大公司都已入驻园区。与此同时,扩展区的推进工作也非常顺利,中非泰达用一年时间就把两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全部建设完成,并成功引进大运摩托、绍兴雷楚以及埃及汽车城等项目。

为了加强沟通协调,合作区建立了政府间、联合管委会、特区开发公司三级磋商机制。从宏观政策到具体事务为境外合作区提供政府服务和沟通渠道,从政治和政务层面降低园区和入区企业的风险,通过协调为企业争取更大的利好政策。

一身:以一期园区为基础,推动实现产城融合

由于境内外园区开发模式的差异,境外园区大多处于城市依托度较差的地区,再加上政治、法律、市场等各类风险因素的影响,十分考验境外园区开发商的运营管理能力。

中非泰达在合作区一期开发基础上,确定扩展区六平方公里项目发展方向为“生产+生活+生态+生命”四生一体的国际产业新城,实现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实现宜居宜业。

软实力对于海外园区十分重要。随着合作区规模日益壮大,入驻企业不断增多,其综合性服务需求迅速增长。因此,泰达合作区于2012年成立了埃及泰达综合服务公司,除了为合作区内企业提供秩序维护、环境维护、工程维修等基础物业管理服务,还结合埃及当地特色提供全产业链软服务和增值服务,包括前期调研、企业入驻、公司注册、证照办理、员工招聘、政策、法律、财务咨询等。

两翼:“产业+金融”,加强资源整合

在“飞雁模型”中,产业和金融就是密不可分的两翼,是实现园区资源整合的重要途径。

围绕“打造极致招商产业链”的目标,中非泰达以龙头企业为带动,组织上下游产业,形成系统、稳定的产业链,实现“园区+龙头企业”模式。同时,中非泰达不断延展园区招商“臂膀”,与国内各产业协会组织及中介机构进行强强联合,形成“园区+行业协会”模式,实现集群招商,吸引优质项目源,搭建品牌推广平台,加快土地出让和资金回收,打造园区的“园中园”。

金融是园区发展的助推器。据介绍,作为中非泰达的股东,中非发展基金在泰达合作区的开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泰达合作区是中非发展基金投资的第一个海外经贸合作项目。

2013年,在中非泰达的牵线搭桥下,园区企业江苏牧羊集团获得中非发展基金的股权投资。该项目帮助非洲首度实现钢板仓本地化生产,不仅弥补了非洲农业机械细分领域的短板,还能改善非洲粮食应急储备体系,缓解部分非洲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及缺粮现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魏建青认为,园区作为一个平台,在企业融资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园区在招商时会对入驻企业做详细得调查,对企业运营中的用水、用电、用工情况以及货物运输等信息十分了解,因此,可以和金融机构合作为优质企业提供融资便利。

一尾:文化交流架起民心相通的桥梁

泰达合作区也是实现中埃两国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这些年里,中非泰达在泰达合作区举办了风筝节、中国脸谱、杂技表演、美食节等多种方式的文化活动。“一方面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两国文化融合;另一方面可以让埃及员工更加了解中国,认可我们的企业文化,更有利于合作区各项工作的执行。”魏建青说。

此外,成立的泰达学堂,致力于境外园区实战型人才速成与培训,加强驻地员工的属地化。泰达合作区与埃及当地苏伊士运河大学合作,对埃及学生进行汉语培训,并为学习汉语的学生提供在园区内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即传播了中国文化,也增加了当地就业。

泰达合作区为埃及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曾多次与中国驻埃及大使馆以及埃及当地福利机构共同举办“斋月献爱心”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并向埃及孤儿赠送学习用品等物资。

 

相关推荐
中埃签署泰达合作区扩建协议

7月16日,在埃及总理马德布利见证下,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总局、主开发公司和埃及泰达特区开发公司签署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扩建协议,中国开发商泰达集团将投资1亿美元用于新增2.86平方公里土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埃及青年筑梦红海之滨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泰达合作区)位于埃及首都开罗以东、红海苏伊士湾旁。如今,在园区工作的埃及员工已有约1万人。他们在这里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懈奋斗,也为埃及的发展和中埃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

记者手记|这座中埃共建的工业园区何以生机勃勃

记者了解到,泰达合作区自去年开始迎来了企业入驻和投资考察的高潮。截至目前,泰达合作区共吸引185家企业入驻,吸引投资额约30亿美元,累计销售额超过53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