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友谊路、发展路、幸福路——来自中老铁路老挝段的一线观察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3-04-19 15:59:00

新华社万象4月19日电(记者樊曦 孙一 邢广利)18日早8时8分,红蓝白相间的“澜沧号”动车组从老挝首都万象站徐徐驶出。10小时30分钟后,它将跨越1035公里驶达终点:中国昆明。

自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5天前正式开行以来,新华社记者乘坐“澜沧号”,在万象至磨丁的老挝段采访,观察感受这条联通中老两国的友谊路、发展路、幸福路。

记者看到,老中铁路公司老挝员工提纳瓦的微信朋友圈封面是2022年3月他和妻子诗哈拉在“澜沧号”上拍的一张婚纱照。

29岁的提纳瓦说:“我是琅勃拉邦人,妻子是万象人,以前我们去对方父母家要坐12个小时的大巴,而现在搭乘‘澜沧号’只要不到2个小时。这是中老铁路给很多像我这样的普通老挝人带来的便利。”

中老铁路是老挝第一条现代化铁路,自2021年12月开通运营一年多来,外观靓丽、快捷便利的“澜沧号”动车迅速融入老挝民众的日常生活,老挝人民出行迈入“动车时代”。

老中铁路公司运营总监杜志刚介绍说,动车组最高时速达160公里,普速列车时速120公里,充分满足老挝人民出行需求。开通运营以来,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增至10个。今年3月,老中铁路公司启用网上售票系统。

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和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共同发起的“中老铁路对沿线居民生活带来的变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成沿线居民认为坐火车出行大幅节约了通勤时间。

万象郊区农冰村小学的学生英提达看着车窗外的风景,兴奋地说:“第一次坐火车,好快啊。以后我要好好学中文,争取早点去北京。”英提达表示,能在老挝新年假期坐火车去琅勃拉邦旅游,感到非常激动。

在万象,来自河北的中国游客李红梅和女儿乘坐跨国列车实现老挝之行,在万象地标凯旋门留下珍贵回忆;在有着“小桂林”之称的万荣,万荣站客运值班员说每天出入站的旅客增长了两三倍;在旅游胜地琅勃拉邦,开饭店的四川人高云笑得合不拢嘴,因为店里每天接待的游客从一两百增长到三四百……

在中老铁路老挝段,中国制造的“澜沧号”动车组成为“网红”。无论是老挝人民,还是各国游客,都把乘坐体验“澜沧号”列入旅游的必选项目。

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旅游宣传司的数据显示,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激活了旅游经济,从万象前往琅勃拉邦,有85%的游客选择乘坐火车。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以安全高效的运输服务,推动了老挝物流和客流发展,加快了沿线产业布局和开发步伐,为老挝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了新动力。”老挝琅南塔省省长坎莱如此评价。

在紧邻中老铁路磨丁站的磨丁经济特区,记者看到,经济特区建设正在快速推进,包括国际免税购物、商品贸易、金融服务、保税加工等多元化产业集群。

磨丁经济特区招商局产商企划主管曹艺胧告诉记者,依托中老铁路,磨丁经济特区正逐步成为东盟各国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散中心和平台。

老中铁路公司董事长鞠国江说,中老铁路促使中老两国设施联通、民心相通,成为深化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新时代中老传统友谊的新象征。

中国昆明、玉溪、普洱、西双版纳;老挝磨丁、琅勃拉邦、万荣、万象……中老铁路犹如一条“钢铁丝路”,串起一颗颗明珠,为中国、老挝以及邻近的东盟国家带来发展新机遇。

“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两国合作的非凡成就,让老挝实现了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的梦想。”老挝巴特寮通讯社社长披拉帕这样评价。(参与记者:姜赛)

相关推荐
“中老铁路人才走廊”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9月29日,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人才服务推介会暨高质量建强“中老铁路人才走廊”开放合作交流活动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中老铁路沿线州市、跨境企业及国际人才代表等共170余人参会。

中国援老挝乌多姆赛职业技能发展中心项目移交

中国援老挝乌多姆赛职业技能发展中心项目移交典礼9月26日在老挝乌多姆赛省举行。该项目涵盖教学办公楼、实训中心、师生宿舍、食堂及辅助设施,于2023年12月正式开工,2025年7月底通过竣工验收。

中国驻老挝大使馆举行招待会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

中国驻老挝大使馆近日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老挝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巴妮、副总理占沙蒙、副总理沙伦赛,国会副主席顺通,前副总理宋沙瓦及12位部长、省长,各国驻老使节,我国旅老各界代表等近700人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