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良种羊在乌干达“安家落户”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蒋雅妮 2025-07-02 18:38:06

新华社坎帕拉7月2日电(记者聂祖国)乌干达在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下从中国引进的首批9只简州大耳羊日前顺利运抵乌干达。乌农业官员以及南南合作项目中乌专家等参加了1日在恩德培举行的接收仪式。

836ee6368c4b46a291470ae26b336949.PNG

这是7月1日在乌干达恩德培国际机场附近的国家动物遗传资源中心与数据库拍摄的简州大耳羊。新华社发(阿佳拉·纳瓦达摄)

简州大耳羊由努比山羊与四川简阳本地山羊杂交培育形成,是中国成功培育的肉羊新品种,具有体格大、生长快、繁殖率高、产肉性能好等优点。

乌干达在恩德培国际机场附近的国家动物遗传资源中心与数据库新建了羊舍,临时安置这批进口山羊。这批简州大耳羊包括3只公羊、6只母羊,在此隔离检疫21天,将运往乌西部姆巴拉拉区域农业研究发展所,供乌方开展品种改良、育繁及推广工作。

4f5e875f5ea8486f8cad857495c7c156.PNG

这是7月1日在乌干达恩德培国际机场附近的国家动物遗传资源中心与数据库拍摄的简州大耳羊。新华社发(阿佳拉·纳瓦达摄)

乌干达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动物卫生司司长阿德蒙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感谢中国向乌方分享这一优良品种,简州大耳羊将帮助改良本地羊种,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

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负责人朱利叶斯·特维纳马西科表示,简州大耳羊的引进有望帮助乌干达提高羊肉和羊奶产量,增加出口创汇,“未来几年我们将向全国推广这一羊种”。

2012年以来,中国在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下,向乌派遣谷物、畜牧、水产、园艺、农机等近60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南南合作一期、二期和三期项目,助力当地农业发展。据三期项目农业专家组组长张小强介绍,首批9只种羊在乌干达安家后,除了参与品种改良外,中乌两国还将围绕大耳羊,在养殖技术、饲草培育、羊肉食品产业链等方面展开合作。

dd3d376de8f64333bd290943c98289ac.PNG

7月1日,在乌干达恩德培国际机场附近的国家动物遗传资源中心与数据库,乌干达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动物卫生司司长阿德蒙接受新华社采访。新华社发(阿佳拉·纳瓦达摄)

相关推荐
专访丨中国是全球南方最可信赖的伙伴——访印尼国际关系学者韦珍玉

“中国是全球南方国家最值得信赖的伙伴。”印度尼西亚国际关系学者韦珍玉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在全球格局深刻调整、南方国家集体崛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始终坚持以团结、共赢、发展为导向,积极推动与全球南方国家在各领域深化合作。”

农发基金总裁:中国是农业南南合作的重要引领者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总裁拉里奥7月2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参加第四次发展筹资问题国际会议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是国际农业发展领域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的重要引领者,中国农业领域的实践经验值得向海外推广。

通讯丨银针解痛 仁术暖心——记义诊在乌干达边远地区的中国医疗队

中国自1983年起向乌干达派遣医疗队。40多年来,共有24批、220多名医疗专业人员跨越山海来到乌干达,在门诊、病房、手术台和义诊现场辛勤工作,让越来越多的乌干达人在家门口收获健康,也在他们心里种下了理解、友谊与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