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设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合作的布隆迪学校供餐项目结项仪式4月10日在布隆迪经济首都布琼布拉举行。
2025全球南方金融家论坛3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国家金融信息大厦举办。
2023年5月,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与斯里兰卡南南合作项目启动。项目启动以来,中国专家在斯里兰卡开展了包括芒果、菠萝、香蕉在内的多种热带水果种植实验,将中国农技和经验与斯里兰卡当地实际条件相结合,传授给当地农技示范员,进而普及到斯里兰卡千千万万个果农家庭。
中国与国际农发基金(IFAD)2月13日就续设中国-IFAD南南及三方合作基金在罗马举行签约仪式,旨在支持全球南方农业发展。
东南亚与非洲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这两个地区都已认识到在南南合作框架内开展经济和其他领域合作的潜力。
文章称,外界对“全球南方”由哪些国家构成尚无明确共识,但多数“全球南方”国家有着共同的“身份认同”,即有着被殖民或遭帝国主义荼毒的历史、曾长期受到剥削和奴役,渴望在西方大国前争取自身权益。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就职以来,内政上更重视民生项目以兑现其竞选承诺,外交上相继访问中美,参加G20、APEC会议,谋求在“全球南方”事务中发挥更大领导作用,务实平衡的施政风格初步显现。专家指出,我国宜积极回应印尼新政府在民生、安全等领域的核心关切,延续两国合作的良好发展势头,打造成为南南合作的样板。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中国行动》报告指出,中国不仅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还为改善当地民生、提升人民福祉提供了助力。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展望报告》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发布,得到各方高度评价。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举办的“‘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与绿色对外开放案例与实践”主题边会上,来自中外研究机构、媒体、高校、NGO的嘉宾在会上分享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成效。
当今世界,南北发展差距依然巨大。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的当然一员,正以实实在在的合作方案和行动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共同繁荣。
埃及作为中东和非洲重要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乏力、挑战增多的背景下,热切期盼通过金砖合作机制激活自身发展新动能,也期待同其他金砖国家一道,努力提高“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声音,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
受访学者表示,埃塞将在金砖合作机制下,携手各成员国推动“全球南方”合作发展进程、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埃塞关系的发展也将为“南南合作”注入活力、提供典范。
10月11日在京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4年年会“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助力全球南南合作”主题论坛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圆桌会上,《绿色对外开放与南南合作》专题政策研究报告的发布,受到各方广泛关注。
9月25日,2024年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项目“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研讨班走进大唐亭子口水利枢纽,深入了解中国大唐在清洁能源发展、能源科技创新、能源装备先进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多国专家学者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团结互助中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南南合作潜力巨大,但也面临多重挑战。本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表明,南南合作为推动“全球南方”可持续发展提供活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的当然一员,正以实实在在的合作方案和行动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共同繁荣。
毛里塔尼亚总统加兹瓦尼5日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说,中非合作论坛为巩固和发展非中伙伴关系搭建有效机制和高水平平台,非中伙伴关系已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与斯里兰卡南南合作项目芒果示范基地收购商首次采摘活动,日前在斯里兰卡阿努拉达普拉市举行。
5月30日,为期四天的第四届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国际会议在安提瓜和巴布达首都圣约翰闭幕,会议通过名为《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安提瓜和巴布达议程》的成果文件。
5月29日晚,由拉丁美洲社会科学院主办的首届当代中国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开幕。来自拉美15个国家和中国的专家学者参会,并围绕“全球舞台上的中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视角”这一主题进行交流。
显示 77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