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在山东青岛挂牌成立。
刚果(金)主流媒体《尖子论坛报》日前刊载文章说,上海合作组织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从安全合作、经济一体化、绿色发展和全球治理的角度看,“上海精神”可以为非洲国家提供启示。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近日在天津召开,会议通过并发布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声明》。商务部有关负责人9月2日就声明进行解读时表示,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首次专门就共同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单独发表声明,展现了上合组织维护全球贸易秩序稳定的坚定决心。
透过外国媒体人的观察,一起来感受上海合作组织的独特魅力。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发展发表声明,重申愿加强上合组织框架下数字经济合作,根据成员国本国法律保障信息安全。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发表声明,强调克服人工智能引发的潜在风险及挑战,应加强人工智能国际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能源可持续发展发表声明,强调有必要维护能源安全,保障能源市场稳定,促进各国按照本国国情和优先发展方向推进公正能源转型,提升上合组织成员国人民福祉和保护生态环境。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发表声明,认为在上合组织框架内进一步开展科技合作十分重要,是寻找新的创新增长点并推动各国国民经济向创新方向转型,携手打造有利于上合组织区域内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共同应对社会挑战的有效方案。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发表声明,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上升,限制性贸易措施蔓延,多边贸易体制应为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挑战发挥重要作用。
天津,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这个九河下梢的千年古渡正以开放包容之姿迎接“上合之约”。天津与上合交流的故事在河海融汇、洋陆接连中生生不息。
展览以“上海精神”中的“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主题,展出上合组织成员国10家文博机构的文物珍品220件(套),按各国文明发展简史独立成单元呈现。
自2001年成立以来,上海合作组织经历多轮扩员,至今发展成为有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以及14个对话伙伴的国际组织。本期《新华网国际看点》连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丁晓星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李自国,探究上合组织不断壮大的背后究竟有何魅力?
作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近年来,中塔两国经贸活力持续迸发。中国长期是塔吉克斯坦最大投资来源国和主要贸易伙伴之一。很多塔吉克斯坦青年看到中国市场的潜力,纷纷前往中国学习语言、经济和贸易知识,为未来的事业做准备。
走进甘肃简牍博物馆,一枚枚汉简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讲述着古丝绸之路带来地区大发展大繁荣的故事,也激励着今人在互通有无、互学互鉴中携手书写新的历史。
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即将召开之际,由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联合主办的“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人文交流活动”25日在京举行。
斯里兰卡知名国际问题专家、斯里兰卡“一带一路”组织创始董事亚西鲁·拉纳拉贾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4年来不断发展壮大,既体现出包容性,又彰显吸引力和生命力。
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成长,上海合作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覆盖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8月31日至9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将在天津举办,在这片开放包容的热土上书写“和合”新诗篇。
上合组织为何成立?目前有多少成员国?该组织的特点与关注领域是什么?何为“上海精神”?本期《新华网国际看点》连线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朱永彪带来解读。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8月22日举办“上海合作组织的‘中国年’:弘扬‘上海精神’”主题研讨会。与会巴方官员称赞中国作为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的积极作为,期待巴方为上合组织的长期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2025年是“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在地缘政治冲突频发、贸易壁垒加剧的国际形势下,上合组织国家持续推进地区国家发展战略高质量对接,在互联互通、农业、工业、绿色产业、数字经济等领域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助力区域可持续发展走深走实。
显示 104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