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欧班列75098/7次搭载50个集装箱从深圳平湖南站始发。这次班列首次经二连口岸出境,预计16天后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这是广东地区今年开行的第80趟中欧班列,同比去年增长135.3%。这条线路的开通,为中欧班列运输网络注入了“新动能”。
深圳外贸实现“开门红”,进出口均较快增长,出口表现尤为亮眼,企业信心持续回升。
3月26日,中银保险深圳分公司开具了首单“保险+质押”关税保证保险单,担保额度2000万元,标志着深圳海关全国首创的“保险+质押”关税保证保险风险缓释创新模式试点正式落地。
记者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截至目前,深圳市已完成了以GEP核算实施方案为统领,以技术规范、统计报表制度和自动核算平台为支撑的GEP核算“1+3”制度体系。
此次开通的接驳航线由南方航空与东部通航联合推出,乘客可以享受从北京大兴机场至深圳大中华直升机场的民航客机与直升机旅客联程“一站式”运输服务。
2020年,深圳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18456.63亿元,同比增长8.3%;工业总产值12444.63亿元,同比增长12.3%;园区地区生产总值约7063.2亿元,占深圳地区生产总值约25.5%。
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将于2021年3月19日-2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展。
今年深圳推出10条举措,采购消费帮扶产品110亿元以上,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委托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对居住在全球20个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700多名世界一线科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被认为能够为全球富有潜力的年轻科研人员提供最优发展计划和条件,其中深圳以最高的支持率成为最受全球科学家认可的未来青年创新之城。
记者3日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获悉,2020年深圳跨境人民币业务全年收付规模突破2万亿元,达2.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6%。2021年1至2月,人民币已超越美元成为深圳第一大跨境收支货币。
深圳市“福田有礼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顺利收官。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1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从1月7日8时到1月17日24时,深圳市民使用数字人民币红包交易金额达1822.65万元。
深圳市“福田有礼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顺利收官。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从1月7日8时到17日24时,深圳市民使用数字人民币红包交易金额达1822.65万元。
记者14日从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了解到,2020年12月末,深圳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19万亿元,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突破10万亿元的城市。
受疫情影响,深圳外贸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展现出强大韧性。深圳政府部门及海关连续出台稳外贸稳外资措施,通过制度创新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用好用足原产地等政策,为企业减负增效,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支持深圳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近日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市全社会用电量达983.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创历史新高。其中居民用电量增长最大,同比增长6.6%。
随着我国进出口持续保持增长势头,2020年深圳西部港区刷新集装箱吞吐量历史纪录,完成进出口(外贸)集装箱1111万标箱,同比增长2.8%;内外贸整体集装箱吞吐量达1184万标箱,同比增长3.6%。
记者从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获悉,2020年深圳市全社会用电量达983.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创历史新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深圳经济活力正全面恢复。
记者从中国贸促会获悉,2020年全国上市公司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将于12月20日在深圳举行。论坛主题为“携手应对挑战,合作促进共赢”,由中国贸促会、全国工商联、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世界贸易中心协会联合主办。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外贸低迷,深圳出台稳外贸稳外资措施,释放了政策红利,支持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市场。据深圳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额4784.2亿元,同比增长3.6%。
《联合早报》12月15日报道:新加坡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深圳之间的“智慧合作”,目前是新加坡和中国的合作重点之一。
显示 217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澳洲海产企业着眼进博会
扮靓场馆迎进博
上海:灯光璀璨迎进博
中国减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