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瑞士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的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本届年会上再次发出对外开放坚定不移、将持续为世界各国分享中国机遇创造良好条件的有力声音,提振全球发展信心。
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州政府12日发布的新闻公报显示,对华贸易大幅增长助力该州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
针对美方直接介入、干扰荷兰企业对华出口光刻机问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11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美方将出口管制问题工具化、武器化,甚至对其他国家企业间的正常贸易横加干涉,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乌克兰第一副总理、经济部长尤利娅·斯维里坚科4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2023年乌克兰货物贸易逆差264亿美元。
记者12月29日从商务部获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加拉瓜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生效。
记者12月29日从财政部了解到,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联合发布公告,明确了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有关进口税收政策措施。
中国可能是非洲最大贸易伙伴之一,这意味着大宗商品以外行业公司在中国发展机会正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周密规划和支持。
日本财务省20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日本11月货物贸易逆差为7769亿日元(1美元约合143日元),同比下降62.2%,连续两个月出现贸易赤字。
如何推动中越经贸关系发展?当前外贸外资形势怎么看?商务部14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回应近期经贸热点。
海关总署12月12日发布数据显示,中国和越南双边贸易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今年前11个月中越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5万亿元,同比增长3.6%,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
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4日至8日举办“电子商务周”活动。
海关总署7日发布数据显示,继10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由前期的同比下降转为增长0.9%后,11月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进一步提升至1.2%,进出口总值为3.7万亿元,外贸稳中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美国商务部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环比上升5.1%至643亿美元,较9月数据进一步扩大。
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国际贸易中心等国际组织负责人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普遍对中国经济基本面持乐观态度,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发展态势。
日前,中亚(陕西)农产品交易推介会(订货会)暨首届中亚—陕西苹果节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1月30日说,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越南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全球第四大贸易伙伴国。
资源丰富但欠发达的蒙古国正计划新建7个陆港,以扩大与邻国中国和俄罗斯的贸易。经济学人智库的高级分析师徐天辰表示,蒙古国需要新的陆港,因为其现有的货运和运输设施缺乏应对出口激增的能力。
以“数字贸易 商通全球”为主题的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11月27日在浙江省杭州市闭幕,晒出的“成绩单”颇为亮眼。
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合设机构国际贸易中心执行主任帕梅拉·科克-汉密尔顿日前在瑞士日内瓦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数字互联互通将成为未来贸易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显示 899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优秀案例征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