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境基金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曼努埃尔·罗德里格斯近日对新华社记者表示,期待在中国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恢复注入新动力,中国担任大会主席国对全球2030年实现生态系统恢复目标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副执行秘书戴维·库珀10日在此间说,希望《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形成“清晰方向”,为明年的第二阶段会议确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谈判文本。
在联合国就一项新的全球自然保护协议进行的谈判进入最后48小时之际,中国18日发布了一份拟议文件,该文件将对关于保护世界野生环境和物种的协议产生影响。
近年来,中国开展了最全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分区计划之一,中国推进生态保护计划和法律的规模和速度令人瞩目。
近日,在中国城市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在乐观的气氛中闭幕。会议做出了共同承诺和资金保证,以帮助各国把言语转化为行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伊丽莎白·姆雷马说,各国在会议上发表的联合声明和多国部长提供的坚定政治方向使全球努力步入了正轨。
“昆明宣言”提到了进行深刻变革以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的必要性,并列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17项承诺。《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伊丽莎白·姆雷马说:“‘昆明宣言’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通过它,各国承诺谈判建立一个有效的、配有必要资源并具有监督和进展评估机制的全球框架。”
“中国在生物多样性领域走在前列。在过去10 年里,中国投入大量资金,增加了森林覆盖。这次昆明会议与即将召开的格拉斯哥气候变化会议一样重要。维护好保护区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至关重要。”国际竹藤组织国际政策负责人德拉培尼亚强调说。
10年前,滇池的水是绿的,臭烘烘的,可现在好多了。早晨,树上有各种鸟。河里的水生动物也多起来了。随着中国主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这就是它展现的变化。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11日将在中国西南部城市昆明举行。这次会议是中国巩固其全球气候领导地位的最好机会。
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中国昆明拉开帷幕。COP15将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定新目标,受到外国媒体广泛关注。
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
十月的云南昆明,繁花似锦。作为我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于10月11日在这里拉开帷幕。来自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赴“春城之约”,共商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一同绘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图景。
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中国昆明拉开帷幕。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即将在云南昆明举行。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马尔科·兰贝蒂尼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COP15是应对生态挑战的历史性机遇,希望各国能够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改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秘媒体见面会10月9日在昆明召开。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表示,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期待“中国经验”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
“近年来,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此次在昆明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英籍研究员高力行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显示 16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