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总务省24日公布的报告显示, 11月日本去除生鲜食品外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经季节调整后为100.1(2020年=100),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0.5%,连续3个月同比上升。
据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11月份,CPI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但环比涨幅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国内物价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影响,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日本总务省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日本去除生鲜食品价格因素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经季节调整后为99.9,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0.1%,连续两个月同比上升。
印度中央统计局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10月零售物价指数(CPI)从9月的4.35%进一步升至4.48%。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涨幅虽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宏观调控预期目标,消费市场供需基本平稳。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受特殊天气、部分商品供需矛盾及成本上涨等因素综合影响,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提醒,印度CPI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会出现反转,需要注意整体通胀压力上升对经济复苏的抑制。
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数据,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美国劳工部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主要受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影响,9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4%,涨幅超过市场普遍预期的0.3%。
8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5.3%,涨幅略低于预期但仍处在高位。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9.5%,两者涨幅“剪刀差”扩大。
今年7月,受电力和燃气价格上涨的影响,新加坡金管局核心通胀率从6月的0.6%上升至7月的1%。
印度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7月零售物价指数(CPI)降为5.59%。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1月至7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5.7%。其中,7月CPI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显现,市场供需总体平稳,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0.8%,国内物价保持平稳运行。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8%。
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按年均汇率计算,120万亿元人民币折合约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1月10日在“第二十三届瑞银大中华研讨会”线上媒体分享会上表示,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出现复苏,全年GDP实现5%左右的增长,同时,通胀料将比较温和,CPI预计平均在3%左右。
显示 305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