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29日说,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在出席二十国集团(G20)汉堡峰会期间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首次会晤。
手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非洲企业家和消费者创造了许多新机遇,也扩大了政府重点服务的覆盖面。要跨越数字鸿沟,参与数字经济,并充分利用由之得到的利益,非洲需要在监管、教育和基础设施三个方面采取果断行动。
如今,金砖机制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对话合作网络,不但有年度领导人会晤,安全代表、外长等十多个部长级会晤也已建立,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智库理事会、反恐工作组、网络工作组等已经在运行,新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机制等金融合作机制,新设的金砖国家运动会等人文合作机制等也在不断涌现。金砖机制的体系在不断完善,全球治理能力在不断加强。对中国来说,“金砖”与G20可作为参与全球治理的两翼、双轮,正在踔厉风发、齐飞共振。
二十国集团(G20)卫生部长19日、20日齐聚德国首都柏林,首次举行卫生部长会议。会议通过的卫生部长《柏林宣言》关注全球卫生挑战、强化卫生体系、抗生素耐药性等重要议题。
二十国集团(G20)明确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态度发生变化,引发很大关注。G20财长们在公报中把惯常用语“抵制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弱化为“我们正努力加强贸易对我们经济的贡献”。毫无疑问,这若延续到七月汉堡G20领导人峰会公报中,堪称重大变化。修辞变化并不预示着贸易战即将爆发,或G20共识将永久更改。
上周末在德国巴登巴登的一次会议上,二十国集团(G20)明确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态度发生变化,引发很大关注。毫无疑问,这若延续到七月汉堡G20领导人峰会公报中,堪称重大变化。修辞变化并不预示着贸易战即将爆发,或G20共识将永久更改。
持续两天的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在德国闭幕,遗憾的是,公告删除了原先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内容,同时气候协议承诺也被放弃。这是很尴尬的公告,也凸显一个残酷的事实,G20这个曾经应对华尔街金融危机的全球多边机制,正在遭遇来自美国新政府─确切讲是特朗普主义的羞辱。
该会议于2016年11月30日在柏林举行,会议旨在确保德国政府在G20主席国期间的运转能够获得专家学者的建议支持,并确保先前各G20主席国任期所开展的工作的连续性。会议议程的中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构建更具适应力的全球经济。与会者探讨了“适应力”(resilience)的内涵和外延,并围绕六大主题展开探讨。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应2017年二十国集团(G20)主席国德国外长加布里尔和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伊申格尔邀请,外交部长王毅将于2月15日至18日赴德国出席二十国集团非正式外长会议和慕尼黑安全会议。
临近2016年年底,全球政治氛围变得更加黯淡,不过,2016年作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第一年仍有着某些“开篇魔力”(Meister Eckhart)。
德国总理默克尔为峰会提出三大“支柱”目标,包括促进全球经济稳定、确保全球未来经济可行性以及将G20组织建设成为“负责任的共同体”,其中明确将气候变化划为优先级。文中通过数据图表等阐述了各国在气候可兼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现状及其对经济稳定的必要性,并指出了G20和轮值主席国德国在这一问题上的选择和机会。
基于对十四个国家战略的分析,IASS研究探讨了二十国集团为实现联合国气候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而迫切需要的全球可持续能源转型的潜力。
由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编纂的《全球治理新格局:2016年G20总结及2017年展望》研究报告22日在京发布。报告中对G20中国主席年做了全面总结,并梳理出20大亮点,同时对未来的全球治理与中国角色进行了展望。
报告显示,要达到《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中国2030年绝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自能源相关活动)将在9,276 MtCO2 和 12,960 MtCO2之间。根据中国从现在到2030年的GDP增速预测,为达到2030年碳密度目标,在2013年到2030年间,来自中国能源相关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将以每年0.2%-2.6%的平均速度增长。
德国12月1日起正式接班中国,成为二十国集团(G20)新一任主席国。
一年前的12月1日,在全世界期盼的目光中,中国正式接任二十国集团(G20)主席国。外媒评价,中国担任主席国的这一年,G20迈出了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变的关键一步,中国向世界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在全球治理格局中镌刻下深深的中国印记。
由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孔子学院、欧洲国际与战略研究中心以及布鲁塞尔中国与欧洲问题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德国与全球治理”研讨会17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与会中欧学者认为,二十国集团(G20)合作机制,对改进全球治理将发挥积极作用。
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第五次协调人会议27日在武汉开幕。G20成员、嘉宾国和国际组织协调人等中外代表与会。中方G20事务协调人、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主持会议。
俄罗斯二十国集团(G20)事务协调员斯韦特兰娜·卢卡什25日说,尽管受到反对者批评,G20仍是全球治理最为有效的模式之一。
气候变化以及市场驱动下的能源领域转型,给化石能源和核工业以及那些出口化石商品或拥有废弃核电厂的国家,带来了金融上的压力。风险是系统性的,并可能引发连带效应,造成全球金融系统的动荡。因而,能源应被二十国集团(G20)纳入“金融轨道”,作为财长和央行行长商讨的事宜。
显示 265 条中的 141 到 1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