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带一路”倡议改善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越来越多的外国和本地企业经营者正在老挝寻找有利可图的机会,并向该国投入更多资金。
“一带一路”倡议在加强欧亚大陆互联互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俄罗斯联邦萨哈(雅库特)共和国领导人艾先·尼古拉耶夫在2023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举行期间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广州市南沙区,一个承载古老文明、唱响海丝新语的地方。作为广州唯一的出海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启航地之一,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地点,南沙见证了中华文明与世界的交融。
记者15日从商务部获悉,今年前5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564.6亿元,同比增长24.2%(折合517.8亿美元,同比增长16.1%)。
前不久,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出席在西安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他正确地提出了到2030年进一步增加中亚国家与中国贸易额的目标。因此,他认可“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重要性和实用性。
中国已在连接波斯湾与阿拉伯海、红海和地中海的港口城市和工业园中建立很深的商业存在。在过去10年里,中国已将“一带一路”倡议同中东国家的发展战略整合到一起。
“一带一路”倡议的宗旨是共商、共建、共赢,旨在改善政策磋商,促进贸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合作和人际交往。它注重对接沿线国家发展战略,优势互补,并形成乘数效应。
国家发展改革委6月13日称,中国政府与洪都拉斯政府12日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洪都拉斯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
6月1日,2023海丝博览会主题论坛在广州召开。作为平行论坛之一,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承办的“开放合作30人论坛”同日举行。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有潜力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刺激投资,创造就业,促进埃塞俄比亚经济转型。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甘肃由内陆腹地逐渐走向开放前沿。在第六届“甘肃·祁连山论坛”分论坛上,多位知名专家围绕“‘一带一路’下的甘肃机遇”发表真知灼见,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带一路’十年成果和愿景——紫荆文化论坛”7日在香港举行。与会人士回顾总结“一带一路”十周年的成就和经验,表示对实现互利共赢的前景充满信心。
中国正在中东进行大量投资,在2005至2022年间展开了266个“一带一路”项目。这些项目大多正在进行或者已经完成。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越来越受欢迎。
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量子技术方面,中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技术进步使中国能够更有效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及地域范围广,农业资源丰富,气候多样,为开展国际农业合作、共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高标准科学规划和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也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业合作的重点。
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侯赛因·阿斯卡里近日在访问中国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全球性影响和历史性意义,有利于实现全球共同发展,为消除贫困、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国际和平合作铺平了道路。
基于覆盖国际和地方媒体的大数据平台“全球事件、语言和语气数据库”,分析国际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情绪倾向,得出三个结论:国际社会普遍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共建的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度要略好于其他国家;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度低于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度。
中国的崛起及其成为非洲主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之一显然值得学习,这些经验可供非洲国家制定合适的经济战略规划、市场改革方案和各项政策,而非洲国家不仅需要解决政治问题,也要应对与经济增长有关的根本性挑战。
多哥首都洛美绕城公路、塞内加尔捷斯-图巴高速公路、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快速公交系统项目,这些“一带一路”倡议基建项目推动了当地城市建设和民生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已对东非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不仅通过巨额基础设施项目(如修建标准轨距铁路、战略性道路,改良海港和建设水电厂)把该地区连接起来,而且加强农业、教育、金融、卫生、科学和技术等领域合作,目的是提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显示 6214 条中的 461 到 48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