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关13日发布消息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共到发中欧班列430列,同比增长44.8%,共到发中欧班列集装箱3.5万标箱。
在青岛海关隶属胶州海关监管下,中欧班列(齐鲁号)重点企业定制化专列8日由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发出。
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启动建设两年多来,已逐渐成为“东接日韩亚太、西联中亚欧洲、南通东盟南亚、北达蒙俄大陆”的“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大通道。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25日在青岛胶州正式启用。这标志着上合示范区作为公路跨境物流运输的发运港和目的港,实现与海陆空铁各口岸的互联互通、一体化运作,有效带动上合示范区进出口货物高效率集散,密切与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合作。
记者12日从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合示范区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正式启用,这是中国国内首个以服务上合组织成员国经贸合作为特色的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由上合示范区管委会、青岛海关共同组建,将为企业出口上合组织国家产品提供专属“经济护照”。
10月11日上午,观海新闻记者从上合示范区管委会获悉,今年前三季度,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开行中欧班列“齐鲁号”403列,开行量超过去年全年总量。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23日在青岛举行。
据上合示范区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合多式联运中心已开行欧亚班列297列,同比增长82%,其中,中亚班列243列,增长57%。
日前,由青岛海关与上合示范区、青岛农商银行共同推出的“上合·银关通”担保创新项目正式上线。
6月16日下午,在青岛海关所属胶州海关现场监管下,齐鲁号“上合示范区—意大利米兰”班列首发开行,本次列车搭载了化工产品、家用电器、汽车配件等货物由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发出。至此,“齐鲁号”欧亚班列的运营线路延伸至欧洲南部,覆盖范围已扩展到20个国家50个城市。
5月6日上午,在位于青岛胶州的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内,青岛海关所属胶州海关关员正在监卸一批中欧班列回程货物。这批班列运载货物,也是上合示范区首批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货物,实现了铁路提单融资功能。
青岛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共发运“齐鲁号”欧亚班列156列、1.3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10.8%和130.1%。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位于胶州市的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完成集装箱作业量76.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
日前,位于青岛的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内,总投资567亿元的20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456亿元的6个项目签约落地。
据青岛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山东省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1153.2亿元,其中青岛市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278.5亿元,同比增长12.2%。以互联互通为基础,陆海优质资源加速在上合示范区实现耦合互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青岛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序推进72项“一带一路”重点建设任务,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全市“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呈良好发展态势。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统筹海港、陆港、空港、铁路联运功能,完善海陆口岸枢纽功能,初步形成“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的国际物流运行体系,上合和“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成效明显。
近日,位于青岛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有了新进展。多式联运中心恢复发运以来平均每日发出一列,上合示范区国际客厅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园区企业产能恢复有序推进。
为加快推进上合示范区建设,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上合示范区按照青岛市委、市政府部署,积极打造上合“国际客厅”,旨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上合组织国家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本、技术、人才、经贸深度交流融合。
显示 42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