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信、互利为合作之基,以平等、协商为相处之道,以尊重多样文明促进和谐包容,以谋求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繁荣,让“上海精神”持续照亮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之路。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期间,新华社同土耳其德米罗兰通讯社、伊斯兰合作组织新闻通讯社联盟、白俄罗斯国家通讯社等外国媒体机构7月24日在郑州分别举行合作文本交换及签约仪式,旨在推动新闻信息交换、人员交流互访、媒体融合发展等领域合作,拉紧“上合大家庭”合作纽带,提升全球南方信息传播效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7月24日在郑州发布《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智库研究报告,建议打造更加紧密的地区命运共同体,重视开展广泛的文明对话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合作,增加不同人群,特别是媒体间和青年间的交流。
7月23日,由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外文局、上合组织秘书处联合主办的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在天津举行。活动旨在增进相互理解、深化战略互信,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海关总署7月23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合组织成员国共有290余种植物产品获准输华,总占比超过10%。2024年,我国从其他成员国进口农产品总值达136.6亿美元,自2001年以来年均增长13.3%。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亚洲科学创新研究所副所长玛丽娜·德米特里耶娃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上合组织成员国间加强媒体与智库合作有助于彼此加强对话、交流经验,助力欧亚地区共同繁荣发展。
当地时间20日,中国驻埃及使馆与埃及外交事务委员会(外委会)在埃及首都开罗共同举办主题为“让‘上海精神’发扬光大,促中埃关系行稳致远”的研讨会。
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目前在青岛上合示范区举行。本届博览会以“共享新机遇、共谋新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阿联酋等4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作为当今世界覆盖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上合组织供应链合作成效如何?未来如何突破瓶颈?在7月17日举行的上合组织工商论坛上,国内外嘉宾对此展开讨论。
7月17日,上合组织工商论坛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近日于天津举行的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上,一系列新成果的落地,标志着一条连接各国的“数字纽带”正日益坚韧。这不仅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更重要的,它孕育实践了一种以包容、开放、共赢为特征的数字治理新范式,为弥合全球数字鸿沟提供了宝贵启示。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在政策精准发力、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等因素驱动下,中国数字赋能产业升级成效显著。
外交部发言人7月12日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将于7月15日在天津举行。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外长和上合组织常设机构负责人将与会。
以“数字经济新纽带 共拓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于7月10日至11日在天津举办,论坛上各国表示要积极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硬联通”、数据治理制度规则“软联通”、数字经济合作“心联通”,共拓数字经济合作新的发展空间。
7月11日,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在天津举行。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论坛上表示,本次论坛旨在弘扬“上海精神”,凝聚合作共识、强化合作纽带,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助力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增添新动能。
首届上海合作组织标准化合作会议7月8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此次会议标志着首次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成立标准化合作机制,为成员国标准化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世界市长对话·上合峰会城市”活动开幕式7月8日在天津举行。来自不同国家的城市市长、驻华使节、智库专家等齐聚天津,共同探讨上合组织国家如何在当前背景下扩大共识,进一步深化互联互通、经贸投资、绿色发展、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自2016年中国在境外建设了首个鲁班工坊——泰国鲁班工坊,如今,中国在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34个鲁班工坊。其中,在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巴基斯坦、柬埔寨、埃及等上合组织国家建设了10个鲁班工坊。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闭幕式7月6日晚在重庆永川区举办。闭幕式上,10项金山茶奖揭晓,中国影片《三大队》和俄罗斯影片《空战》获金山茶奖最佳影片奖。
7月1日至5日,应上合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和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邀请,来自13个国家的20名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媒体代表先后赴辽宁大连和沈阳两市参访。
显示 21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