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1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上海市进出口贸易额创下单月历史新高。
上海海关8月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市新能源产业相关产品出口迅猛增长,热销全球。
记者20日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累计建设了逾5.7万个5G室外基站、20万个5G室内小站。
国资国企联动,携手助力浦东引领区建设。7日下午,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与上海市国资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2第三届中国(上海)工业品在线交易节6日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幕。
“数据安全是前提,是前面的1,应用是后面的0。没有前面的1,整体都归零。”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5日在参加“2022上海民生访谈”时说。他表示,上海在数据安全方面要加大投入。
近期,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如常的经济活动正在快速回归。经历了“慢下来”的申城,正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用“加速跑”的姿态重振市场信心、培育发展动能。
据上海海关2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5月,上海市进出口额2759.3亿元(人民币,下同),环比增长25.9%。
受疫情影响,不少中小微企业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压力。为解决这一难题,助力中小微企业恢复发展,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日前上海银保监局联合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印发了《关于建立上海市中小微企业“纾困融资”工作机制的通知》。
为推动经济恢复与重振,在沪金融机构多措并举,为企业提供便捷、优惠的金融支持,助力实体企业早日回归正常发展轨道。建行上海市分行的“抗疫复工贷”专项产品方案,推出10多天已为10多家小微企业提供4000万元贷款。
上海市发改委近日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的通知,其中明确,到2025年,产业创新能力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制储输用产业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工艺水平大幅提升,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6月18日,上汽集团宣布,目前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三大在沪整车厂单日产量达到1.3万辆,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其中,上汽集团临港乘用车工厂已正式启动双班制生产,基本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日常生产状态,每天可以下线900多辆整车。
据上海市统计局官方网站18日披露,2022年5月份,上海市交通货物运输总量为10144.12万吨,比去年同月下降25.4%。
在13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此间政府部门通过组建“复工复产服务团”、建立区域内“复工复产企业”微信群、推进实施“人人乐业”专项行动等多种措施,扶持企业发展,促进就业。
10日上午,中国船舶集团沪东中华公司建造的第四代江海联运型8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传奇和平”号,在中船长兴造船基地命名交付。这是该公司复工复产以来交付的第四艘船。
机器转起来,生产线跑起来,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因疫情影响而减速的上海汽车产业链正加速重回正轨。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南汇新城)2022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6日集中开工,总投资额约118.7亿元,标志着临港新片区重大工程全面恢复建设。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6日称,根据《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近日,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委、市教委、市交通委、市文旅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给予本市相关用人单位就业补贴应对疫情稳岗保就业的通知》。
6月3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全球首台新一代带智能控制废气再循环(iCER)系统的双燃料主机7X62DF-2.1,在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临港新片区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完工交付。
从3月底上海市出台的抗疫助企“21条”到近日发布的《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推动金融机构减费让利等金融纾困助企政策一直是战“疫”的重要内容。
显示 1141 条中的 261 到 2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