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异军突起的在线新经济如何转化为长久的经济发展动能?上海最新发布《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将通过更包容的监管、更开放的场景、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创新的生态,打造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
上海正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北外滩开发建设,全力打造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核心功能重要承载地、新发展理念实践区。
记者从8日举行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向新一批外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研发中心颁证仪式上了解到,今年一季度,上海实到外资46.6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新增外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家、外资研发中心5家,表明外资企业继续看好上海发展前景。
不仅与纸质执照、实体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申领、使用上,企业还可凭电子印章、执照在政务网络平台实现税务、社保等业务的通办。
3月31日,上海举行2020年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暨特色产业园区推介活动,总投资约4418亿元的152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26个特色产业园区和60平方公里产业新空间正式发布,其中外资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60亿美元。
98.28%!上海市虹口区138街坊房屋征收项目签约日前高比例生效,成为上海复工后首个生效的旧改地块。
上海新近在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杨浦区探索建立重大项目招商引资“首谈”报备和主谈制度,发展楼宇经济,强化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引资布局力度。
截至3月23日,上海中小企业复工率89%,人员到岗率7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专精特新”等重点企业已基本全面复工,人员到岗率、复产率稳步提升,服务型小型企业复工率超过半数。这是记者从24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知的消息。
截至目前,上海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等三大先进重点产业已基本实现100%复工。记者采访获悉,这些先进重点产业的再“运转”,不仅挖掘了新经济的韧劲,还助推不少产品走出海外。
《上海市会展业条例》3月19日经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旨在促进行业发展、规范会展活动,将有力推动上海国际会展之都的建设。
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3月19日发布信息,为进一步防控境外输入疫情风险,从3月20日0时起,上海在原有16个重点国家(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法国、西班牙、德国、美国、英国、瑞士、瑞典、比利时、挪威、荷兰、丹麦、奥地利)基础上,新增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希腊、捷克、芬兰、卡塔尔、加拿大、沙特阿拉伯等8国作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国家。
随着疫情防控态势向稳向好,上海市正努力统筹推进建设工程复工复产。目前,上海正加强难点堵点问题协调,落实防疫防控措施,提高复工复产质量,确保重大工程在3月底之前全面复工。
记者3月18日从上海市经信委获悉,截至3月16日,上海中小企业复工率81%,人员到岗率71.9%。上海出台政策,分级分类精准推进复工复产、强化防疫物资保障、解决用工和物流堵点、加快恢复产业链、启动复工复产专项保险、支持远程办公、协调金融机构专项信贷支持等举措,助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复市。
上海市卫健委3月17日通报,16日0—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上海报告3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16日24时,上海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20例,现有44例境外输入性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
3月16日晚间,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调整上海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备案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除需要备案确认行业和等待国家相关部门通知再复工的经营活动外,上海工商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复市取消备案,可以直接复工。
车间的机器恢复运转,街边的小店陆续开张,各地复工复产步伐在加快,金融活水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注入一股暖流。
上海首个5G产业园——金桥5G产业生态园12日正式宣告开园。金桥5G产业园集聚了华为公司、上汽集团等产业巨头,将推动5G技术与汽车、智能制造等行业的融合发展。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105个项目3月11日通过“云签约”方式,落户上海科创中心主要承载区之一的嘉定区,总投资额超过276亿元,按下高质量招商引资的“快进键”。
在3月10日下午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人社局、财政局、医保局新闻发言人分别介绍了上海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台的各项企业减负措施。
上海市国资委5日表示,包括金融服务企业在内,2019年上海的国资总额达21万亿元。
显示 1155 条中的 601 到 6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