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冲击之下,世界经济增长图景黯淡。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先降后升、稳步复苏。受益于中国经济复苏和消费反弹,不少外企在华销售业绩亮眼,成为对冲其本国业务下滑的“正资产”。从繁荣期的“聚宝盆”,到疫情下的“避难所”,中国经济展现出的巨大韧性和潜力,持续增强全球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美国国际问题专家、《全球策略信息》杂志社华盛顿分社社长威廉·琼斯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创造力是推动当下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注重高质量发展,实质上是关注未来创造财富的源泉,不仅其自身将从中获益,而且必将惠及世界其他国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下滑4.9%,面临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衰退。
复工复产取得积极成效、海南自贸港建设加速推进、第127届广交会顺利举办……中国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持续增强。复苏重振的中国经济正为世界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信心与动能。
巴西经济学家罗尼·林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得益于疫情防控措施得当,中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推进,中国经济正稳步复苏,这将有助于世界经济摆脱新冠疫情影响。
今年上半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大肆蔓延,多数国家经济陷入困境,复苏前景处于不确定状态:美国复苏前景“高度不确定”;德国在不确定中渐复苏;英国疫后恢复将比预期缓慢;意大利复苏前景难料;日本复苏进程恐十分缓慢;韩国寄望于中韩合作;巴西前景仍不明朗但有积极因素;疫情对非洲各区域和经济体的影响不一。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以贸易管制、政府补贴、技术封锁、市场关闭等面目出现的产业政策成为西方频繁使用的管控工具。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是二战结束以来从未有过的,也是上千年来人类与病毒抗争史上十分罕见的。这是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人类与病毒的一场世界大战。这场战争将持续多久?其世界经济、政治、安全后果如何?将给世界格局和秩序带来怎样的影响?目前众说纷纭。
截至欧洲中部时间8日10时(北京时间8日16时),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31296例,达到6931000例;死亡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469例,达到400857例。
作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灰犀牛”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导致世界经济遭遇断崖式衰退。
一百天以来,越来越多普通人被迫改变生活状态,越来越多企业被迫调整生产节奏,世界经济形势急转直下,陷入1929年至1933年“大萧条”时期以来最糟糕的衰退。从1月份预期增长3.3%,到4月份预期萎缩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翻转”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
近期,英国《金融时报》刊发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系列评论文章,称中国境内疫情已得到完全控制,有序复工复产、商业活动恢复取得实际效果,经济走向复苏,给仍在疫情大流行阴霾中的世界经济带来了曙光。
14日,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与会各方表示,面对疫情带来的空前挑战,东盟与中日韩应秉持合作传统,展现团结,共迎挑战。
英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副主席道格拉斯·麦克威廉姆斯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邮件采访时表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二十国集团(G20)应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稳定世界经济,他期待中国在此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新冠疫情达到峰值并开始减缓后,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生产将开始恢复。毕竟,新冠疫情期间出现的经济衰退主要由政府的限制类措施导致,这是一种有意而为的衰退,政府鼓励这种衰退以遏制病毒传播。恢复生产所依赖的有形资本不会遭到严重破坏,劳动者也不会就此失去技能和知识。因此,全球贸易和投资不会发生巨大变化。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学者顾清扬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他看好中国经济,期待中国继续在应对全球重大危机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阿根廷经济学家豪尔赫·马尔基尼表示,中国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迅速而具体的反应,有效地减少了民众的担忧和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
近期,全球股市整体保持稳健。东京股市稳中有升,景气敏感型股票受到投资者积极追捧。
如果说2008年金融危机代表世界经济秩序步入大调整元年,那么2020年将是世界力量平衡大转变的元年。各种力量博弈更加激烈、局势更加动荡、挑战更加严峻,全球治理体系将承受更为严峻的考验。
世界经济增速预计将在2019年降至3%,是自2009年大萧条以来的最低增长率,而2020年则将仅小幅增长至3.1%,较9月时的预测分别下调了0.1%。对于2021年,作者仍预计经济增长3.4%。如果国际贸易环境进一步严重恶化,投资则将进一步放缓,这可能会大大降低经济增速。
显示 237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