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马来西亚)新兴产业大会6月5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来自中马两国政府、工商界和学界的300余位嘉宾出席大会。
第54届东盟经济部长会议14日在柬埔寨暹粒拉开帷幕,会议主要讨论东盟经济共同体一体化进程、疫情后经济复苏以及应对经济挑战等议题。
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胡逸山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尽早生效,有助于加速东盟各国经济疫后复苏进程。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近期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文莱在2021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增长疲软,预计2022年将增长3.5%,2023年将增长3%,东盟经济预计增长5.8%。
在到达生效门槛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生效。一旦RCEP实施,它将成为贸易和投资的驱动引擎,推动东盟在2022年及以后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复苏。
从冷战初期开始,东盟一直是维持该地区稳定的堡垒。随着东盟经济繁荣发展并向全球投资和贸易开放,新加坡也从中受益。面对疫情,东盟应如何应对?新加坡作为区域枢纽的需求和机遇是什么?是否需要采取新的策略?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新冠肺炎的大流行是一场人类的悲剧。随着新冠肺炎的传播,各国采取严厉的防控措施,这些措施具有广泛的经济影响。在其他风险因素(例如全球增长放缓)上升之际,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冲击东盟经济。
中美冲突不仅会影响当事双方,也会影响世界其他国家。作为一个在自由贸易方面蓬勃发展的开放型经济体,新加坡比其他国家要更早地感受到中美冲突的冲击,所受的影响也最大。如果东盟国家能够采取适当措施应对,它们仍有借此机会成功谋求发展的一线机会。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1月26日发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菲德尔·维内莱斯的文章称,东盟和中国应努力采取更多措施,落实“一带一路”项目,东盟将从“一带一路”的投资中获得巨大好处。
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与特朗普的“美国第一”政策引起了各国在亚太地区签署大型自贸协定的第二轮兴趣。东盟国家及其区域对话伙伴需要采取“多轨道,多阶段”的贸易政策方针。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东盟”)的经济增长稳定,保持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增长,投资东盟因而成为中国企业踏出国门、谋求全球化发展的难得机遇,安永EY将会解构东盟的投资机遇与挑战。首先,剖析东盟整体的政治、经济、投资环境,以及与中国关系现状,协助企业更了解当地经济状况。
在 “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势必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前沿阵地。安永已概述了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东盟”)的整体经济环境,以及中国关系的状况,安永将会与您深入探讨东盟近年的投资以及并购交易趋势,助您把握投资机遇。
展望未来,在国家层面,各国需采取整体方案来应对老龄化问题。在地区层面,东盟需要进一步促进本地区老龄化问题的对话与知识分享,发展支持老人有效和高效参与的共同途径。
总理李显龙将“韧性与创新”作为轮值主席国的主题,意在通过利用技术促进创新以及集体应对恐怖主义,网络犯罪和气候变化的能力。新加坡还将重点推动东盟成员国的数字经济发展,确保该地区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持续增长。
东盟国家必须共同发展自己的数字工业化策略。新加坡有必要推动东盟建立一个可促进本土企业利益的包容性数字框架。
1月23号中国-东盟新春联谊会在北京举办,老挝、新加坡、文莱、缅甸、菲律宾、泰国等东盟国家驻华大使及其代表以及中方代表共聚一堂 喜迎新春,相互拜年,祝福新年新气象。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东盟成立五十周年的“金禧之年”。近些年来,中国与东盟地区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全球发展版图中耀眼的“双子星”。作为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和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正有机结合、相得益彰,2018年“双子星”将继续闪耀。
东盟劳动力的潜能应得到充分挖掘。东盟是世界上人口第三多的地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口比例占到了一半以上。尽管如此,东盟缺少熟练技术人才。这一情况对该地区实现其经济愿景构成了巨大挑战。
世界上大部分消费电子产品都产自东盟地区。此外,世界上80%的硬盘也由东盟国家生产。因此,东盟应对全球经济最新的发展和趋势作出响应,从而保持竞争力。
如果东盟成员能够缓解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的潜在风险,2030年东盟成员每年可以积累高达6250亿美元。据估计,从2016年到2030年期间稳定东盟成员国经济发展需要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满足这一投资需求一种可能的方式是混合融资。
显示 27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