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铜人成“国礼”,“神药”青蒿抗疟摘国家最高科技奖,“中国小草”挽救全球数百万生命……传统的中医药“国际范”十足,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机遇。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和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要运用法治思维推进中医药改革发展,加强对配套制度制定的研究和支持。
正规的中医医疗机构在俄罗斯如何行医?俄罗斯的中医专家如何评价中医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不久前采访了莫斯科的几家中医机构和一些中医学者,感受到他们致力于在俄推广中医的探索精神,也听到了他们期待中医在海外获得更高地位的呼声。
“中医药近年在澳大利亚的发展成果斐然,同时面临严峻挑战”,北京同仁堂澳大利亚公司总经理马安阳日前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如是说。
“教授,我刚刚和朋友散步回来,我脚底的疼痛已经完全消失,走得比他们都快,朋友都说我彻底换了一双脚。”印度尼西亚33岁的爪哇女工斯卡乌蒂日前发来的信息,让雅加达“中国北京医疗中心”的中医师严兴华欣慰地笑了起来。
近日,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医药(含民族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创中医药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
随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国首部为传统中医药振兴而制定的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25日诞生,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律支撑。
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体系国际论坛上,莫斯科国立谢切诺夫第一医科大学教授、论坛学术负责人济洛夫就认为,仅靠西医疗法在治疗一些疾病时存在明显不足,要更有效地对病人进行诊疗,需要借鉴东方国家历史悠久的传统医学。今年夏天,北京中医药大学圣彼得堡中医中心正式启动运行。实践证明,合理应用东方国家的传统医学元素有利于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中国中医药已经克服一些主要障碍,正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传播应用,并受到越来越多国际民众的认可和接受。这也意味着中医药自身国际化程度达到空前水平。
2005年,同仁堂进军澳大利亚,当时“澳大利亚人连‘北京同仁堂’这5个字都说不全,”北京同仁堂澳大利亚公司总经理马安阳对记者说。积跬步,至千里。通过十多年摸索与提升,同仁堂在澳大利亚不仅没被市场淘汰,反而越做越好,销售额每年都在递增,十年来资产翻了三番。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日前在德国汉诺威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传统中国医学博大精深,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医药走出国门、造福人类提供了难得契机。通过在海外孔子学院增设推介中医药的内容等措施,中医药正在成为中国提高软实力的一个抓手。
显示 25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