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国际医疗旅游是养生康复旅游的升级版,截至2017年底,北京中医管理局的首批中医药国际医疗旅游服务包试点建设项目已经诊治国际患者超过1700人次。
抗疟疾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中医针灸”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中医药在全球的认可度与日俱增,已经传播到了183个国家和地区。
29日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暨中国(广东)企业走出去论坛上,国内外与会专家学者表示,通过开放跨地区和大洲的贸易和思想交流,“健康丝绸之路”将建立中国医药企业与亚洲、欧洲以及非洲的经济合作关系,也将为中国企业开拓新市场、稳定市场发挥纽带作用,进一步拓展中国企业的全球性影响力。
在29日举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暨中国(广东)企业走出去论坛中的平行主题论坛——生命科学研究助力健康丝绸之路上,与会嘉宾介绍了“健康丝绸之路”领域的成就,对“一带一路”框架下全球共同探索生物医药、中医药领域务实合作表示赞赏,并就进一步加强医疗领域国际合作提出了建议。
9月8日-11日,2017年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第33届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以下简称2017亳州药博会)在安徽亳州举办,期间共有12项学术、经贸、文化活动。与往年不同的是,无论是经贸合作,还是学术文化交流,今年的药博会更注重围绕“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对接国际、对话世界。
9月4日发表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指出,欢迎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取得积极成果,赞赏建立传统医药交流合作长效机制。“金砖国家将加强人文交流,中医药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将为相关企业的发展带来重大的战略机遇。”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制定中医药法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对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传承使用的权利,对他人获取、利用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知情同意和利益分享等权利。
在5月14日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上,中外嘉宾热议民生领域的务实合作,其中影视、旅游、中医药等行业存在巨大发展潜力。
“不少中药都是舶来品,比如人们熟知的胖大海,原产于越南,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在北京大栅栏同仁堂药店从事药材鉴定38年的高级技师丁宏随手拈出没药和乳香,“这两味也是‘海舶’,产地离我们比较远,在非洲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一带。”
“国礼”针灸铜人刷屏、青蒿素挽救全球数百万人生命……传统的中医药“国际范儿”越来越足,已传播至183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共建共享的背景下,中医药能为构建“健康命运共同体”贡献怎样的“中国瑰宝”?
“一带一路”倡议发出后,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不仅利用自身的技术、资金帮助越来越多国家修建新的机场、铁路,还正在给世界贡献更多的智慧。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初步建立了卫生合作机制,“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成效初显。为了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下一步应在交流平台、资金、人才等方面提供有效保障,促进“一带一路”医疗卫生合作走向深入。
针灸铜人成“国礼”,“神药”青蒿抗疟摘国家最高科技奖,“中国小草”挽救全球数百万生命……传统的中医药“国际范”十足,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机遇。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和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要运用法治思维推进中医药改革发展,加强对配套制度制定的研究和支持。
正规的中医医疗机构在俄罗斯如何行医?俄罗斯的中医专家如何评价中医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不久前采访了莫斯科的几家中医机构和一些中医学者,感受到他们致力于在俄推广中医的探索精神,也听到了他们期待中医在海外获得更高地位的呼声。
“中医药近年在澳大利亚的发展成果斐然,同时面临严峻挑战”,北京同仁堂澳大利亚公司总经理马安阳日前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如是说。
“教授,我刚刚和朋友散步回来,我脚底的疼痛已经完全消失,走得比他们都快,朋友都说我彻底换了一双脚。”印度尼西亚33岁的爪哇女工斯卡乌蒂日前发来的信息,让雅加达“中国北京医疗中心”的中医师严兴华欣慰地笑了起来。
近日,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医药(含民族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创中医药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
随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国首部为传统中医药振兴而制定的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25日诞生,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律支撑。
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体系国际论坛上,莫斯科国立谢切诺夫第一医科大学教授、论坛学术负责人济洛夫就认为,仅靠西医疗法在治疗一些疾病时存在明显不足,要更有效地对病人进行诊疗,需要借鉴东方国家历史悠久的传统医学。今年夏天,北京中医药大学圣彼得堡中医中心正式启动运行。实践证明,合理应用东方国家的传统医学元素有利于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显示 243 条中的 221 到 2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