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是第一个最先为中医立法的欧盟国家,中医药大学五年取得毕业证书的毕业生就可以在那里申请执业,这是匈牙利最不同于欧盟其他国家的地方。
中医药文化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作为民族瑰宝,需要我们一代代人去传承和发扬。其中,在继承和发扬祖先留下来的这份宝贵财富的过程中,中医药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期川贝枇杷膏走红美国,引发人们对中医药走出去的关注。止咳糖浆走红的背后,是中医药国际化进程步伐的加快。日前国家中药局局长王国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萍委员建议,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质量标准体系,制定中药国际标准,助力中药进入国际市场,为中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保驾护航。
国内具有30年制药历史的中医药企业四川好医生药业,不仅将传统的中医药技艺传承,并且将中医与现代科技手段结合,将中医药文化进一步升华。
“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中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更是开创了中医药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中医药大学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主任司富春说,但由于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的差异,标准化、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中医药国际化也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近日,突尼斯卫生部部长助理伊谢姆一行在江西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及江中集团参观考察。
北京中医药国际医疗旅游是养生康复旅游的升级版,截至2017年底,北京中医管理局的首批中医药国际医疗旅游服务包试点建设项目已经诊治国际患者超过1700人次。
抗疟疾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中医针灸”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中医药在全球的认可度与日俱增,已经传播到了183个国家和地区。
29日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暨中国(广东)企业走出去论坛上,国内外与会专家学者表示,通过开放跨地区和大洲的贸易和思想交流,“健康丝绸之路”将建立中国医药企业与亚洲、欧洲以及非洲的经济合作关系,也将为中国企业开拓新市场、稳定市场发挥纽带作用,进一步拓展中国企业的全球性影响力。
在29日举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暨中国(广东)企业走出去论坛中的平行主题论坛——生命科学研究助力健康丝绸之路上,与会嘉宾介绍了“健康丝绸之路”领域的成就,对“一带一路”框架下全球共同探索生物医药、中医药领域务实合作表示赞赏,并就进一步加强医疗领域国际合作提出了建议。
9月8日-11日,2017年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第33届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以下简称2017亳州药博会)在安徽亳州举办,期间共有12项学术、经贸、文化活动。与往年不同的是,无论是经贸合作,还是学术文化交流,今年的药博会更注重围绕“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对接国际、对话世界。
9月4日发表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指出,欢迎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取得积极成果,赞赏建立传统医药交流合作长效机制。“金砖国家将加强人文交流,中医药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将为相关企业的发展带来重大的战略机遇。”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制定中医药法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对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传承使用的权利,对他人获取、利用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知情同意和利益分享等权利。
在5月14日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上,中外嘉宾热议民生领域的务实合作,其中影视、旅游、中医药等行业存在巨大发展潜力。
“不少中药都是舶来品,比如人们熟知的胖大海,原产于越南,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在北京大栅栏同仁堂药店从事药材鉴定38年的高级技师丁宏随手拈出没药和乳香,“这两味也是‘海舶’,产地离我们比较远,在非洲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一带。”
“国礼”针灸铜人刷屏、青蒿素挽救全球数百万人生命……传统的中医药“国际范儿”越来越足,已传播至183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共建共享的背景下,中医药能为构建“健康命运共同体”贡献怎样的“中国瑰宝”?
“一带一路”倡议发出后,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不仅利用自身的技术、资金帮助越来越多国家修建新的机场、铁路,还正在给世界贡献更多的智慧。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初步建立了卫生合作机制,“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成效初显。为了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下一步应在交流平台、资金、人才等方面提供有效保障,促进“一带一路”医疗卫生合作走向深入。
显示 250 条中的 221 到 24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