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服贸会上,可以看到新技术、新成果、新应用正在不断涌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为服务贸易发展注入新动力。东盟智慧产业联盟主席陈志辉表示,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果,服贸会的举办将有助于推动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
正在举办的2022年服贸会迎来公众开放日,首届北京中医药国际消费日在首钢园区中医药展区开启,让消费者感知中医药及中医药文化与大众生活的紧密关系,也探索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路径。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中医针灸,几个小银针扎下去,没感觉疼,但脖子就好受多了!太不可思议了!”在第六届丝博会“国际馆”的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展区,来自巴基斯坦中文名为“李龙”的国外小伙,在体验了把脉问诊、穴位针灸等中医特色诊疗后,兴奋地向基地负责人,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院长宋虎杰医生说道。
8月18日,安徽亳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2年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第38届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新闻发布会,通报各项活动筹备情况。
近年来,安徽亳州市蒙城县多措并举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疫情防控,得到了广泛认可。如今在海外,前往中医药诊所寻医问诊的人数络绎不绝。”记者调研了解到,中医药在海外热度提升,但同时也面临多方面挑战。
蒙城县“四个一”发力将中医药特色优势与康复医学融合,促进高质量中医药康复服务供给,让简便廉验中医药服务更可及。
由马来西亚中医总会创办的马来西亚中医药历史文化馆22日在首都吉隆坡成立,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马来西亚国际贸工部副部长林万峰和当地百余位中医药行业代表出席了开馆仪式。
“这是中医药助力柬埔寨抗疫迈出的重要一步,将进一步加强中柬两国抗疫合作,助力打造中柬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6月上旬接受专访,谈及中国政府向柬埔寨派遣中医抗疫医疗团队时如是说。
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聚焦有地方看中医,有中医看病,用中药治病等,多点发力优化基层中医药服务。
近日,甘肃省医保局、卫健委出台《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将中医药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有序扩大中医药医保支付范围。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方愿继续同世界各国及世卫组织一道,发挥中医药等传统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继续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为护佑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走深走实,中医药已成为我国与沿线国家交流的重要桥梁,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在疫情防治过程中发挥了特殊的重要作用,国际认可度显著提高。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热议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7日介绍,“十四五”时期,广西将实施中医药壮瑶医药开放合作工程,推动建设广西—东盟传统药物研发中心,与东盟国家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旨在全面提升中医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质量与水平。
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西推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目前,广西形成了以东盟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为主、覆盖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药领域对外开放合作格局。
广西玉林市官方12日介绍,拥有“中国南方药都”称号的玉林市将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在中药材、香料等领域扩大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积极拓展亚洲国家清真食品业务,致力建成中国—东盟中医药健康产业基地。
近年来,安徽省萧县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县为抓手,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为核心,挖掘精髓,守正创新,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发挥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让古老的中医药焕发出勃勃生机,擦亮了县域中医药特色名片。
11月5日,中白工业园举办中白工业园中医药产品新闻发布会暨园区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展示了中白抗疫合作领域的重大成果。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以及养生当中的独特优势,着力在中高端、关键环节上增强竞争力,持续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显示 250 条中的 121 到 14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