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巴基斯坦丝路文化中心与四川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美美与共”艺术展日前在巴首都伊斯兰堡举行。此次艺术展展出了来自四川美术学院的40余幅作品。
中国深刻把握时代大势,担大义、行大道,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为破解人类文明发展困境、促进世界文明共存共荣提供了更多选择。
中华文明自带交融基因,在不断交流交融中孕育和形成了全新的文明交融论。作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国际公共产品,文明交融论将助力解决当前人类文明面临的共同挑战,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原创性贡献。
第十六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得主、英国知名汉学家弗朗西丝·伍德日前在伦敦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迷人的文明之一”,有极强的连续性又充满活力。
在甘肃省博物馆“木本水源——黄河流域史前文明展”上,近300件(组)来自黄河流域多个博物馆的各类文物,向公众揭开了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孕育发展的神秘面纱。
在哥伦比亚麦德林市中心公园举办的“中华文明之源”文物图片展岁末迎来观展高潮。现场悬挂的中国龙、喜庆的中国结和大红灯笼、五彩缤纷的油纸伞及吉祥的舞狮表演,使当地民众在了解中国历史的同时,提前感受到中国新年的喜庆氛围。展览也成为当地新年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展热点。
“史为鉴,知兴替,《万里走单骑》带领我们淌过历史的漫漫长河,这才知道最有魅力的文化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一字一图画,一语一境界”。当地时间19日至21日,纽约联合国总部员工组织——联合国中国书会以“聚焦象形文字”为主题举办三场线上活动,庆祝联合国第十二个中文日。
日前,“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体验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展览以“文物的时空漫游”为主题,围绕近百件经典文物,打造全新的数字文博空间,给观众带来沉浸互动式的中华文明探索之旅。该展展至10月25日,免费开放。
文物大省山西再次发力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同时与国内外文博机构共建文物交流合作传播基地,增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山西省委14日发文强调:文物工作要在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推动山西文化走出去等方面发力。
中华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国家文明和人类文明的统一体现。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每一种文化形态都具有其他文化所没有的优势因素,各种文化在彼此借鉴优势、共同发展和繁荣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互相依存的共生性,从而形成了多姿多彩、魅力无穷的人类文化艺术。
显示 11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