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框架下的“俄罗斯-中国”商务对话16日在俄罗斯北部城市圣彼得堡举行。中俄双方代表就推动两国经济合作高质量发展、实现双边贸易目标展开讨论。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我国海岸也有会“唱歌”的沙子。这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屈建军研究员继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成功发现鸣沙群后的又一新发现。
中国政府已注意到冰川消融的危害,并为守护这抹“冰川白”做了诸多努力,如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立法、建立冰川保护区域、严格限制冰川旅游等,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15日在安理会妇女、和平与安全公开辩论会上发言时表示,实现和平是对妇女最好的保护。
是谁继承了传统技法,精心呵护着8千年前人类文明的微弱脉搏?是谁放眼未来,让古希腊戏剧持续焕发生机?又是谁开拓创新,用机器狗和无人机开启了庞贝古城的智能化管理?让我们走近三位中外专业人员,看看他们是如何保护文化遗产的。
作为中以建交30周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南京-阿卡城墙图片展13日在以色列北部海滨古城阿卡开幕。
022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14日在韩国首都首尔举办,主题为“面向未来的三国合作——持久和平、普遍繁荣、共同文化”。
记者11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达到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总体保护状况良好。
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西北郊一个农场,6月火热的阳光洒在沉甸甸的稻穗上。满头大汗的王学民沿着田埂走着,时而举起扩音喇叭,向周围人们介绍稻田中的水稻品种、预计产量和种植技术,时而回答人群中提出的问题。
在法国亚眠市举办的“地球村嘉年华”现场,一批文化识别度高、时代设计感强的中国文创产品惊艳亮相,颇受当地民众关注。
巴西伯南布哥州联邦大学国际政治教授、亚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马科斯·利马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金砖合作机制创立以来,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共同发展,今年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意义重大。
第76届联合国大会10日改选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经社理事会)部分成员,中国成功连任。
中国人民银行10日发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
疫情之下,我国制造业虽受到下行压力,但仍有很强的韧性。
全球知名海事展波塞冬海事展主办方负责人日前在希腊首都雅典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尽管新冠疫情等挑战给全球发展带来不确定性,但在航运领域希中合作前景光明。
作为全球零碳发展领域的先行者,丹麦企业丹佛斯持续看好中国投资环境和发展机遇,连续多年增资、生产线转移中国,在良好营商环境和中国“双碳”目标的双重带动下,企业对未来在华投资发展充满信心。
由中国政府援建的赞比亚玉米粉加工厂项目3日在赞首都卢萨卡举行交付仪式。
东帝汶总统若泽·拉莫斯·奥尔塔2日在首都帝力总统府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积极支持全球与区域经济复苏,亚太地区实现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离不开中国的贡献。
显示 7323 条中的 721 到 74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