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车永济电机公司继与俄罗斯第二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西纳拉公司合作后,在俄罗斯轨道交通市场的又一重大突破。
3月2日上午,两辆挂着“铁路助推中车曲轴服务一带一路‘公转铁’项目首批曲轴正式发运”横幅的卡车,缓缓驶离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这标志着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2月10日复工后首批18支出口印度的机车曲轴正式启运。 该批曲轴采用铁路、公路联运方式,“一站式”运输至上海港,装船后再发往印度。这是中车资阳公司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内江车务段资阳车站共同实施的项目。 中车资阳公司曲轴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批曲轴是中车资阳公司复工复产后兑现的首批出口订单。此前,因受疫情影响,曲轴生产滞后。复工后,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组织生产,挖掘设备潜能提升效率,实行人员“三班倒”等,积极兑现订单。 疫情期间,18支曲轴的即时发运是兑现订单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内江车务段资阳车站第一时间为中车资阳公司解决困难,采用铁路、公路联运方式,直接从生产现场接收曲轴然后发运到上海港。此举不仅减少了公路运输导致的能耗及污染物排放大的问题,而且运输成本大幅减少。
3月2日上午,两辆挂着“铁路助推中车曲轴服务一带一路‘公转铁’项目首批曲轴正式发运”横幅的卡车,缓缓驶离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这标志着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2月10日复工后首批18支出口印度的机车曲轴正式启运。
中东轨道交通展每年举办一次,是辐射中东、北非、中亚、南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轨道交通展会。今年吸引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企业参展。
技能人才是推动企业经营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国中车集团大力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培养“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技术工人队伍。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工厂生产的首批新型地铁车辆14日在波士顿市正式载客运营。
中国中车集团旗下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日前正式发布完全自主研发的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信号系统。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贾世瑞表示,这将补齐中车“走出去”的最后一块短板,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具备更大优势。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车)下属的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唐山公司)18日在意大利北部工业重镇都灵举行意大利现代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揭牌仪式。
万军说,中国中车以轨道交通装备为重点,带动相关产业,不断推动产品走出去,产业走进去和品牌走上去。相信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开放合作是共享共赢的必由之路。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中国与土耳其之间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以中国中车为代表的轨道交通企业在土耳其市场频传佳讯。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车)18日在德国柏林轨道交通技术展正式发布新一代碳纤维地铁车辆“CETROVO”。
9日,中国中车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宣布实施货车业务重组。以中车齐齐哈尔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为主体成立中车齐车集团,通过组建货车子集团进一步提升国有资产配置效率,强化中车整体战略协同、专业协同和区域协同,打造世界级铁路货车制造基地。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化龙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透露,中国轨道交通未来三到五年将实现智慧列车、可变轨距高铁、六百公里时速磁悬浮列车三个“指日可待”。
在马来西亚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装配车间里,维贾雅库马尔(Vijayakumar)有时候会想起小时候用积木搭火车的情景。儿时的他也许很难想象,自己的火车梦会在一家中国企业实现。
中国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与伊朗工矿贸易部下属工业发展与革新组织日前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签署价值5亿欧元的供应合同,中车将陆续向伊方提供90列地铁列车。
由《泰叻报》、《每日新闻报》、《经济基础报》等泰国主流媒体组成的采访团28日在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就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与相关技术进行采访。
俄媒称,莫斯科市政府科学、工业政策与商业局第一副局长阿列克谢·阿尔杰莫夫在出席首届中国机械工业品牌展(China Machinery Fair)期间表示,俄中合资高铁车辆厂厂址将设在莫斯科。
由中国中车大连公司制造的第二批出口阿根廷内燃机车项目中的首台机车24日在大连港码头装船启运。
中国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与巴西圣保罗城际铁路公司1日签署8列共64辆城轨车辆供货合同,合同金额超过1亿美元。
马来西亚国家基建公司2日在吉隆坡与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株机)牵头组成的联合体签署了吉隆坡轻轨三号线42辆列车的供货合同,标志着马来西亚将引入中国企业主导制造的全自动无人驾驶轻轨车辆。
显示 44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