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发展使所有人受益。
21世纪前两个十年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中国崛起为主题的20年。接下来会是以印度崛起为主题的20年吗?作者认为,印度的前进道路很可能与中国截然不同,而且更具挑战性。
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的实际人均GDP从1979年的404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11560美元(以2015年不变价美元计算)。相比之下,印度的实际人均GDP从1979年的373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2085美元。两相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在经济方面是一个独特的成功故事。
巴西三大洲社会研究所研究员马尔科·费尔南德斯称:“我们正处于历史性的十字路口,我们需要恢复经济发展并解决不平等的结构性问题。中国过去40年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并且它可以成为巴西经济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始终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也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和新材料等关键技术,中国将继续推进在金融科技、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智能制造和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的技术创新。
俄罗斯姑娘安娜几年前在俄罗斯接触了“中国五金之都”——浙江省永康市的五金产品,觉得中国制造质量很高,就想找机会到永康看看。
约旦前副首相、经济学家贾瓦德·阿纳尼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近期克服了超预期挑战,保持增长动能,这也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稳定性。
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国,“中国不断发展关乎全世界的利益”,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哈伊里·图尔克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记者近日从世界银行获悉,世行执行董事会已批准向中国提供两笔总计7亿美元的贷款,包括助力中国应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系统退化的3.8亿美元贷款,和助力中国西南地区绿色农业和农村发展的3.2亿美元贷款。
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国各个城市的街头,我们看到无拘无束的青年和中老年人,他们乐于与外国人交流。开怀且友好的笑容随处可见: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大刀阔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们为祖国感到自豪,为中国在短短几代人的时间内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济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并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体之一。
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决策是适应性规划和战略远见的绝佳范例。从摆脱对全球化的依赖到强调国内基础设施和扶贫,再到向“一带一路”倡议倾斜,再到现在专注于“高质量发展”,中国展现了一种成熟的能力,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全球和国内形势重新调整其经济政策。
中国一向是一个非常能抗压的国家,美国的限制措施最终可能适得其反。
2024年对中国来说将是一个挑战,但中国向来稳步前行,而且似乎在现代化过程中也展现了实现其目标的耐心。
从很多方面来看,2024年的中国会鼓舞人心。凭借强劲的经济和不断的技术进步,中国有能力维护其作为全球经济强国的地位。
西方和中国之间目前正在进行的高层重新接触凸显了这样一种认识:没有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没有人能成功。正如耶伦所说,考虑全面的经济分离“根本不切实际”。
中国屡屡令世界措手不及。2013年开启的“一带一路”倡议,还有最近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和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者,这些都让国际社会大部分成员感到意外。
美国富达国际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中国可为全球经济提供很多东西”。
英国记者、学者马丁·雅克说,中国在短时间内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
显示 101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