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2023年,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投资总额就增长37%,达到近200亿美元。这告诉我们,中国企业正在如何重塑从亚洲到西方再到拉丁美洲的金融动态。
中国与中东国家的经济和政治联系不断扩大,贸易关系日益密切,但越发不平衡。对于石油出口国而言,尤其是在2014年底油价暴跌之后,进口增长快于出口,但最近情况有所改善。
过去十年中,中国对欧盟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大幅增加。虽然欧盟普遍欢迎外国直接投资,但对来自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往往伴随着担忧。鉴于此,欧盟现在面临着改革其外国直接投资政策的挑战。
本报告旨在仔细审视中国在欧洲的投资与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之间的联系,并基于一系列案例研究(中国在希腊的港口投资,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的中资铁路项目,以及中国在荷兰的两项并购交易),阐述了中国这些投资和金融项目背后的动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预计未来五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市场依然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重点区域,投资领域会从大型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等项目拓展到旅游、电子商务、人文教育交流等领域。
伴随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而来的海外投资激增,已席卷地中海地区。地中海国家是全球最大市场的一部分,也是欧盟内部存在分歧的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如今,随着美国成为欧盟一个不确定的盟友,地中海国家在中国经济实力面前的脆弱性已有所增加。
印尼政治和社会环境稳定,自然资源丰富,拥有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印尼也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开展海外投资活动的重要国家。印尼政府希望通过吸引外资来提振国内的经济发展。伴随“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中国对印尼的投资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并将在外国投资者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自2015年以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显着增加,但是中国在廖内群岛的投资量只占中国对印尼投资总额的很小一部分。此外,由于2016-17年期间中国和印尼间在中国南海上的紧张局势,公众可能会对中国在廖内群岛的投资有消极认知。
过去十年,中国与中东区域的贸易额增长了十倍。海湾国家位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两大主要路线的战略连接点,中国在该区域的经济利益也符合海湾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中国进行大量投资后,中国也需要确保自身利益。
虽然中国2017年对马来西亚的投资总额有所下降,中国仍连续第二年成为该国外国直接投资的第二大来源。此外,中国的投资也趋于多样化,包括非金属矿产品、运输设备、橡胶产品和电子电气产品。
在美国和欧盟都意识到中国投资的挑战性之时,特朗普政府选择了一条使有效多边合作更为困难的道路。协商多年的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合作伙伴关系已逝,现在特朗普总统又释放出针对其最重要经济和政治同盟的贸易战信号。在面对中国时,“美国第一”可能意味着“欧洲孤身前行”。
怎样实现建成经贸强国目标?中美之间会否爆发“贸易战”?中国对外投资未来走势如何?……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商务部部长钟山、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副部长钱克明回应了商务领域热点问题。
中国整体的对外直接投资激增与该国政策的变化相吻合,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常态”政策;自2007-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中国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流出差距迅速缩小。亚洲国家获得了最多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本文考察了中国在拉美的参与情况,并认为中国“软实力”的发挥将削弱美国对该地区的影响。在中国积极争取“一带一路”倡议(BRI)的成功之时,拉美国家十分欢迎来自中国的巨额基础设施投资和援助。
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国际关系新秩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中,能源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领域,大有可为。
通常来自中国国企的中国投资被认为是一项大战略和政府指导的经济扩张计划的一部分。这有时不仅困扰着英澳两国的国家安全机构,也困扰着美国。自2005年以来,美国接纳的中国直接投资已大幅超过英澳两国接纳的总额,而且还在继续扩大。
随着拉美踏上经济复苏之路,该地区急需创造就业机会,鉴于美国与南部邻国接触日益减少,该地区或许会越来越依赖中国。中国在拉美的投资增长迅速,自2012年以来每年投资逾百亿美元。若当前趋势持续下去,中拉之间的这种早期合作关系有望成为拉动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引擎。
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贸易依赖性相对较高。因主要通过香港进行投资,中国或看上去不是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主要外国直接投资(FDI)来源国。在不久的将来,“一带一路”将大为增加中国的对外投资量。东南亚国家应该努力加强东盟经济一体化,深化与区域外主要经济体的联系来降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程度。
显示 44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