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深刻改变中国,也造福世界。
“红厅论坛:读懂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主题研讨会8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红色大厅举行。
7月31日,由新华通讯社非洲总分社主办的“红厅论坛·内罗毕对话会:中国式现代化与非洲携手共进”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我们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波黑“一带一路”建设与促进中心日前在萨拉热窝举办“我眼中的中国”研讨会。数十位曾访华的波黑记者、智库学者、在中国留学的学生以及波黑议会、外交部等政府官员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成就。
从“内陆腹地”到“门户枢纽”,从2023年成功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和世界科幻大会,到举办迎接八方来客的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成都正聚力打造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大都市,努力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成都实践。
2024年5月,新华社连续播发系列智库纪录片《难以置信的变化——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跟随潘维廉的视角,丈量中国的辽阔,寻找中国式现代化的密码。
“春天里的中国”全球媒体对话会俄罗斯专场活动18日在莫斯科的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举行。中俄政界、学界及媒体代表约40人以线上线下形式出席了活动。
英国知名学者马丁·雅克3日在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期间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新型现代化,充分体现中国的大国自信。
在一个相距三万里的遥远国度,用一种每个动词都有数十种变位的语言,歌咏着古老的龙之国度正在奏响的现代化交响乐,畅想着在合作巨龙指引下巴西与中国的美好明天……
《各国大使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跨越国界、时空和语言,凝聚着世界各国大使、政要及决策者不同的感悟和智慧,凝聚着众人的真情和汗水。
2023年莫斯科经济论坛4日在莫斯科召开。论坛期间,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对俄罗斯的经验”的圆桌会议吸引与会者广泛关注。
15日,来自巴西政府部门、核心智库、主流媒体的代表齐聚巴西利亚,共同研习“中国式现代化”路径与经验,及其对巴西等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借鉴价值。
巴西前驻华大使卡斯特罗·内韦斯日前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增长,其成就与前景对巴西和世界都至关重要。
美国小伙卓文是中国东部安徽省黄山学院的一名外教,黄山市黄山区焦村镇汤家庄村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城市居民和村民共同打造的多元社区文化深深吸引了他。
厄瓜多尔总统吉列尔莫·拉索日前在首都基多总统府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厄方非常关注中国式现代化给包括厄瓜多尔在内的国际社会带来的新机遇。“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中国人民获得更大发展,也意味着中国与世界合作的大发展。”
来自波兰的“中国媳妇”魏丽雅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大美河山深深着迷。
玻利维亚前总统莫拉莱斯日前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为世界所共享,为世界和平以及更好、更均衡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9月23日,中国驻菲大使馆和菲律宾中国了解协会通过线上方式联合举办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启示”的第二届“中国—菲律宾马尼拉论坛”。菲有关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媒体朋友、驻菲使节及菲各界人士约400人出席,论坛通过网络平台同步直播。
显示 39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