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中国投资机构计划在津巴布韦西马绍纳兰省新建一处矿产能源产业园,有望通过选矿业务和绿色能源开发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去年,在华盛顿与北京日益激烈的对抗严重影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资本流动性之际,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直接投资骤降。但分析人士指出,在美国和其他国家未提供可行替代方案的情况下,“一带一路”倡议仍是中国深化与该地区接触的有效工具。
中国对大宗商品需求增加,影响拉美自然资源和当地人民。本文旨在对中国主要投资和贸易进行分析,分析大豆、铜和牛肉行业。在许多情况下,本文表明不可持续性不是中国企业做法造成的,而是资源性质、当地法律框架或全球行业标准的结果。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中国在拉美能源市场的投资多元化,除了石油和天然气资产外,还越来越多地投资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能源系统和减少增长排放的资本流入,对于缓解气候风险和加强该地区的可恢复力至关重要。
从企业披露的信息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海外投资和建设有较大影响。尽管从疫情恢复的过程具有不平衡性,但恢复将继续下去,除非疫情卷土重来。2022年及以后的投资和建设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政策。如果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继续是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和提取技术,“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将成为主要活动。
葡萄牙南部的锡尼什港已成为中美两国在欧洲影响力的经济战场。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该港口日益增长的战略意义及其计划中的扩建吸引了中国的投资兴趣,而美国则以竞争性提议作为回应。本文以葡萄牙近期经济和政治发展中超级大国竞争为背景展开,揭示中国将锡尼什港转变为“一带一路”倡议重要大西洋前哨的雄心。
新冠肺炎疫情对发达国家的影响较大,对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太国家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也反映了国际秩序中的结构性变化趋势:西方霸权逐渐衰落,亚太地区正在崛起。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政治变化的大背景,“一带一路”在投资、具体项目推进、建设“健康丝绸之路”和“绿色丝绸之路”等方面的表现十分亮眼。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中国对印投资大幅增加,遍及基础设施、汽车、消费品、金融科技、旅游、交通、电子等众多领域。2014年后,来自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和绿地投资在印度市场占据了很大比重。另外,2016年至2019年,中国对印度初创企业的投资增长了12倍。截至2020年3月,30家印度独角兽企业中的18家得到了中国投资。
尽管中国成功遏制疫情以及实现经济大幅复苏,但2020年初的严重衰退以及严格的社交限制措施对中国2020年宣布的对外并购构成压力。与2019年相比,2020年的海外并购数量下降了近三分之一,并购额下降了一半以上。2021年中国并购活动很可能增加,也许不会达到2016-17年的纪录水平,但会高于2019-20年的水平。
在孟加拉国独立之初,中国不承认其独立,两国关系一度十分紧张。但后来,两国关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至于现在许多孟加拉国民众认为中国是他们的“全天候朋友”。中孟两国于1976年建交,防务是两国关系的重要领域,两国在防务领域的联系是促进其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力之一。
在欧洲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对欧盟投资大幅增加,但近年来却一直在下降。中国投资的激增引起了欧洲的担忧。因此,人们渴望了解中国投资增多对欧盟企业和行业产生的影响。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和并购行为的特征,中欧双方间存在的重大政策问题,欧盟的对策以及中国未来在欧洲的投资前景,供韩国机构和企业借鉴。
不管最终规模如何,“一带一路”倡议依然是中国外交和经济政策的基石,而东南亚是其重点关注的地区之一。在东南亚,能源和运输基础设施投资是“一带一路”的优先事项。自疫情暴发后,东盟市场对“一带一路”越发重要。面对这种情况,东南亚决策者应发挥“看门人”的作用,加强对涉“一带一路”投资的审核。
经过众多方面的不懈努力后,苏伊士运河河道的疏通工作终于完成。然而,此次事件引发了对另一个地缘政治话题的关注,那就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长赐”号搁浅事件不应使我们无限制地纠结于运河的沙质土壤河岸,而应跳脱出来,关注中国的视野范围及其对“软实力”的运用。我们还应向中国学习,在战略上耐下心来。
2014年3月,中德确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2019年中国连续第四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过去10年,从汽车制造业到金融业、交通基础设施、零售业以及高科技产业,中国公司在德国众多领域掀起一波收购浪潮。中德经济关系的这些动态既表明两国相互依赖,又给两国带来政策挑战。
本文评估了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在七个国家(阿尔巴尼亚、波黑、克罗地亚、科索沃、黑山、北马其顿和塞尔维亚)的经济活动,主要发现:能源和交通是中国的主要投资领域;中国国企主导投资活动;项目完成率低;塞尔维亚是中国投资活动的中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第二波投资项目。
作者认为,斯里兰卡没有陷入债务困境。它对中国的债务仅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但是,斯里兰卡的债务水平普遍较高,这表明该国需要改善其债务管理系统。此外,“一带一路”项目为斯里兰卡的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巴尔干国家与中国关系的发展,双方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过度乐观的早期阶段过渡到越来越被称为“脚踏实地的实用主义”阶段。它考虑到了经验教训和全球变化,以对所取得的切实和可衡量的成果的评估为指导。双方的总体立场将更加实际和谨慎,而他们的讨论将更少地基于愿望和潜力,更多地反映实地现状。
由全国民主联盟(NLD)领导的政府于2016年上台,该政府与中国达成协议,将在中缅经济走廊框架下引入“2.0”版本的大型项目。受缅甸对国家安全的担忧以及该国即将举行的2020年大选影响,中国在建设大型项目时变得更加谨慎和审慎。
作者就中拉经济关系过去10年的发展方式、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美拉关系的启示谈了几点看法。作者说,中国经济影响力因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和经济部门而异;中国在该地区并不总是成功的;中拉经济关系发展迅速,既令人鼓舞,也令人不安;美国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不能取代中国,但可以努力确保中拉关系取得最好结果。
中国在拉美的外国直接投资和融资已经有所放缓。这一活动下降是由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其中一些因素几十年来一直抑制着中国在该地区的活动。多年来,中国投资者一直认为该地区与亚洲的距离令人望而却步。其他人则认为,该地区的监管环境和招标过程极其复杂或繁重,拉美对中国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环境。
显示 2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