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得益于出口表现强劲及政府投资的刺激作用,IMF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上调至1.9%,中国经济正增长对于全球经济复苏有溢出效应。
可以肯定的是,“双重流通”并不等同于为了自给自足而关闭国际贸易之门。中国需要进口以保护国家能源和粮食安全。只要消费疲软,出口就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同时,贸易仍然是北京与华盛顿之间建立工作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与此同时,北京似乎也在评估其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关系。
此前,美国可以将利率维持在它想要的低水平上,并不担心全球资本会流向他国或是其他市场,尤其是在危机情况下。然而,北京启动了剥夺美国这一特权的进程,因为中国的经济状况、北京对疫情的正确应对、央行的保守政策,能够向世界资本提供在中国市场上有利润可赚的可靠投资机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3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全年增长率有望达到1.9%,发展韧性得到IMF肯定。
在美国经济前景可能正在衰落之际,中国有机会补位,担当领路人。这意味着加大国内刺激力度并迅速解决与美国的贸易分歧,但这可能带来极大的回报。如果全球经济增长能在未来几年稳定在3.6%的长期平均水平之上,那么全世界将会受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3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中国经济将增长1.9%,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中国已经向着内需主导型的增长和构建不依赖于美欧日的“独立技术体系”迈出了一大步,努力减少对出口经济的依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确保增长所必需的需求。
国庆中秋假期后第一个交易日,在岸人民币迎来节后补涨,上涨近千点。假期期间,离岸人民币连续多日单日涨幅超过300个基点。今年三季度,在岸人民币创下2008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大单季涨幅。
美国媒体近日报道,当世界上大多数经济体仍在防控新冠疫情以遏制经济衰退之际,中国经济已重回正轨,实现平衡复苏,今年可能再创佳绩。
黄金周消费历来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疫情“大考”的特殊之年尤其如此。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首个国庆中秋长假,游人如织的景区,票房火爆的院线,消费猛增的商超,无一不传递出中国消费强势回归的信号,彰显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活力。
世界银行28日发布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形势报告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2%,比6月初预计的1%上调1个百分点。
由香港特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和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主办的“世界变局中的中国经济与香港未来”座谈会24日在京举行。
欧洲中央银行日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受新冠疫情冲击,中国经济活动在今年2月陷入低谷,但在此后3个月内大幅反弹。
被称为“金砖之父”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日前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正从新冠疫情危机中迅速复苏,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早在2020年2月,中国的许多工厂就已复工,但直到8个月后,中国整体经济才稳定下来,开始向好发展。官方9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多项数据向好并超市场预期,在复苏规模上领先于所有其他大型经济体。
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随着中国经济继续从今年早些时候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全面复苏,8月工业、零售和投资都出现了明显改善。作为中国市场的重要消费指标,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5%,好于7月的下降1.1%,也高于分析师预测的零增长。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世界投资和贸易萎缩、美国对中国实施全面遏制和打压战略,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影响等背景下,8月份贸易数据良好的表现展现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9日在北京闭幕。作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在线下举办的第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服贸会彰显了中国经济的活力、潜力和对世界经济的助推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将引领中国未来中长期发展。
这本该是中国出口机器开始熄火的一年。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对中国商品广泛征收关税。日本和法国等国推动企业迁出在中国的生产活动。今年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了中国的工厂。然而,中国出口产业却重新焕发了活力。
显示 1264 条中的 641 到 66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我的铁路风景”第二季活动优秀文化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