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有关中国科技和商业发展的新闻铺天盖地,这些消息的论调各不相同,但贯穿其中的是一种日益凸显的“酷元素”。
7月,下半年经济运行开局的关键时段。夏日经济激活暑期消费新活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加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行至年中,各地凝聚力量,主动作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在保护主义阴云密布、全球复苏步履蹒跚之际,中国以坚定的开放姿态,实现了经济的稳健增长。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底盘稳、韧劲足,也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冲突频发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确定性”已成为稀缺品。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稳健表现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为动荡不安的世界经济注入宝贵的信心与活力。
国际观察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正视困难、沉着应变,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为世界经济前行持续注入动力。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总的来看,上半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今年以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有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稳”的态势持续,“进”的步伐坚定,“新”的动能累积,“畅”的循环改善,中国经济大船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破浪前行。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马科斯·皮雷斯日前在接受专访时指出,在当前美国成为全球不稳定因素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巴西及世界创造了重要发展机遇。他强调,中国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同时也是全球重要的投资来源。
巴西因斯珀教育研究所经济学教授罗伯托·杜马斯近日接受采访表示,中国承办本届夏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意义重大,体现出其在全球议题中,尤其是在绿色发展和经济稳定方面日益凸显的关键作用。
面对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不确定性,“世界经济怎么了”成为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与会嘉宾热议的焦点之一。受访嘉宾普遍表示,2025年中国经济“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是能够实现的,来自中国的确定性为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注入信心与动能。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5月21日在就中国经济表现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局面,4月份中国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如何?如何看待中国经济走势和前景?在国新办5月1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前景?如何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多地,调研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现状。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经贸秩序之际,中国举办的消博会和广交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却创历史新高。
尽管中国面临着重大挑战,但其经济模式仍具有极强的韧性。
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于中国而言,有利于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经济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于世界而言,有利于把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合作的方式做活。
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到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再到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全球工商界代表近距离观察中国,感受中国经济迸发的“新”意和活力,探讨全球经济的前行方向,共同聚焦发展,应对时代挑战。
意中理事基金会会长马里奥·博塞利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尽管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中国在数字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不仅为自身经济增长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全球市场带来新机遇。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与会嘉宾就如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探寻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展开探讨。其中,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释放产业创新发展活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三大焦点领域。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3月25日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欢迎各国企业把握机遇,投资中国,布局未来,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
显示 1260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