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是极具活力和潜力的创新主体。为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帮其纾困解难、走好创新路,财税、金融、科技等支持政策组合发力,不断优化企业的成长环境。这些政策落实情况如何,记者深入一线进行调查。
规模不算大,却是细分领域的领头雁;名气不算响,但有“绝活”在手——目前,中国已形成“小巨人”企业4762家,带动各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8万多家。
中小企业将在绿色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是在提高住房能源效率方面。该部门的创新融资模式将有助于实现“减排55%”的目标,并支持将实施无数小型能源改善项目的中小企业的商业环境。
据柬埔寨工业、科技和创新部国务秘书兼发言人表示,截至2022年5月,柬埔寨全国共有约4.36万家中小型企业在该部完成注册,其中新企业450家,投资总额超7.4亿美元。
“制造业这件事,不光是贡献GDP,还在于能稳定就业。”南方科技大学教授马兆远16日在厦门举办的“2022年财税金融论坛”上,面对近两百名中小企业主,深入解构《中国制造业升级路线图》。
为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3个层次优质中小企业梯队,制定了公平公正的评价与认定程序,建立优质中小企业动态管理和培育扶持工作机制。
近日,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财经智库》编辑部等承办的“稳增长·保就业”专家座谈会上,专家认为,要大力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配合,以稳住市场主体来稳住经济大盘,促进稳增长、保就业。
6月9日,工信部下属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显示,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整体明显改善。
2022年以来,内蒙古工信部门通过部门协同,从惠企政策制定、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多方面进一步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据韩联社5月26日报道,根据韩国产业界26日消息,三星、SK、现代汽车、LG、乐天、浦项、韩华、GS、现代重工业、新世界、斗山等发布的投资计划规模达到1060.6万亿韩元,其中八成投资将投向国内产业。
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5日消息称,该部门日前印发通知,提出27条举措,推动中央企业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促进协同发展。
据上海市经信委发布的消息,5月24日下午,上海市经信委召开中小企业线上座谈会,详细了解企业在当前疫情形势下的复工复产情况,重点听取企业困难需求和政策建议。
今年以来,我国疫情发生频次明显增加,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对外贸企业发展及外贸“稳增长”造成一定冲击。如何既能“精准防控”疫情,又能实现外贸“稳增长”?多位专家学者认为,应从加强顶层设计、提高金融支持力度、发展数字化场景建设等多方面发力。
疫情期间,许多政府采取措施支持商业活动。运营暂停、收入急剧下降、固定成本以及疫情引发的持续不确定性带来了严重的运营问题并导致流动性缺乏。对此,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将重点放在提供国家担保贷款、为受影响严重的行业直接融资、暂时冻结债务、支付部分劳动力成本和保险费等方面。
记者10日从重庆市科学技术局获悉,《重庆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日前正式印发。
4月份疫情多点散发,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持续加剧。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10日表示,推动落实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系列举措。
新近发布的一份中国企业上云出海趋势报告显示,中国与数字经济相关的出海正从“数字化出海”向“出海数字化”扩展。而计划出海的企业中,中小企业表现出强烈的出海意愿。
记者25日从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出台《山西省加大纾困帮扶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推出十大方面35条举措,助中小企业过“寒冬”。
记者25日从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山西省财政预算安排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5.3亿元,同时统筹技术改造等相关专项资金,拿出更多真金白银,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24日,记者从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该省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减轻企业负担,从税费优惠、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激励奖励、补助补贴五方面,制定38条具体政策举措,助力全省中小企业纾困发展。
显示 446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