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令世界所有经济体陷入困境,但是应对疫情的不同方式,加上其他因素使中国迅速恢复并接近实现多年来的梦想,即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和发达经济体。在GDP各项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经济正在强劲增长,2020年的增长率达到2.3%。中国有能力跨越令人担忧的“中等收入陷阱”,再次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避开中等收入陷阱是经济文献和决策者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有关它的精确定义和经验证据仍难以捉摸。本书介绍了与中等收入陷阱有关的新近研究。
亚洲会未富先老吗?如人口老龄化导致经济增长下降,那么亚洲有陷入由人口因素引起的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本文研究了人口引起的中等收入陷阱的三个条件:首先,人口因素会影响经济增长和趋同;其次,发展水平与生育率之间应存在负相关关系;低生育率会导致抚养率低。作者表示,提高退休年龄可帮助亚洲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摆脱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国家能力有较大提高。深度经济一体化能否提高国家的能力?如果能,又会怎样提高?本文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新衡量办法和证据。通过重点关注由欧盟成员国候选国家组成的小组,本文记录了国家能力演变的巨大变化,并实证确定了关键环节和实施顺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克服‘中等收入陷阱’。”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日前做客“参事讲堂”,讲述如何以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以及旧产业的新资源配置带动中国经济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以及助力非洲等地区的低收入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2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光明,不会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国内创新能力发展不足是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全面的创新型战略和战略性的积极政策是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唯一途径。生产结构的性质、创新生态系统中已经存在的因素,以及建立能够支持系统性创新能力进步的政治联盟的可能性是从中等收入陷阱逃脱的关键因素。
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在宏观经济学的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的各种“转折点”理论,包括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库兹涅茨曲线和中等收入陷阱中得到了体现。通过研究两阶段的经济发展理论,本文发现中国经济目前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交汇处。这是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定义。
显示 9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