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4年8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内比都同缅甸副总理兼外长丹穗举行会谈。
8月14日,缅甸领导人敏昂莱在内比都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
缅甸和中国之间不断增长的贸易关系是由几个因素推动的。首先,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对缅甸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第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促进两国间贸易和投资发挥重要作用。
缅甸与中国间关系有着悠久历史,它也是第一个承认中国的非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然而,两国关系一直起伏不定。1988年缅甸政变后,该国遭遇西方制裁,并在此时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在此之后,中缅关系方走上发展正轨。
在疫情期间,缅甸不断地强调中国是它的好朋友,或有三方面原因。首先,缅甸境内的卫生服务基础设施落后,它需要外部援助;其次,作为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中国在缅甸的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次,中国一直是国际外交领域中缅甸的有力支持者。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缅甸外交部、中国外文局、中国驻缅甸使馆联合主办的“当代中国与世界——中缅智库对话会”1月14日在缅甸仰光举行,此次对话会主题为“赋能新时代中缅关系”,中缅两国政要、专家学者150多人出席。
北京可能正试图通过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新机构和机制来重塑亚洲地区秩序,而中国在缅甸所扮演的“和平建设”角色就是这点的一个说明案例。中缅关系反映了北京参与邻近地区外交和安全事务的能力和意愿,这种能力和意愿正不断加强。
为回报中国在国际上对国内民族和平进程的支持,缅甸愿意成为中国“一带一路”的一部分,但是这并不具约束力。实际上,缅甸和中国过去几年达成的大部分交易都是没有法律效力的谅解备忘录。与此同时,内比都还利用主要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来对冲“一带一路”的影响。
从短期来看,缅甸的内部冲突可能符合北京的利益,因为它们为内比都创造条件,寻求北京的支持并在西方和缅甸之间产生紧张关系。但是,缅甸持续的国内冲突将影响边界稳定,会对“一带一路”项目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中方愿根据缅甸国家发展规划和实际需要,与缅方共同探讨建设北起中国云南,经中缅边境南下至曼德勒,然后再分别向东延伸到仰光新城、向西延伸到皎漂经济特区的“人字型”中缅经济走廊,形成三端支撑、三足鼎立的大合作格局。
在经军政府统治数十年后,缅甸在国务资政和外交部长昂山素季的实际领导下重新“登场”。对于缅甸的许多邻国而言,这种转变对当前权力平衡的影响相对较小——至少目前如此。
在昂山素季访华前,缅甸组建了委员会审查密松大坝项目暂停一事和其它大型水电工程,这样昂山素季就能评估该项目优劣并与中国政府沟通。中国在大坝项目上的立场亦有缓和,或会取消这一项目并用较小的互利项目代替。中国是缅甸领导人不能忽视的现实,同中国政府的良好关系是缅甸均衡外交关系的一部分。
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昂山素季于8月17日至21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此访是缅甸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缅甸领导人首次访华。昂山素季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看法,达成广泛重要共识。
由于昂山素季郑重其事地访华5天,到9月份参加联合大国大会时是对美国顺便访问。昂山素季难道是“重华轻美”?有西方主流媒体甚至称,这是中国外交的胜利。18日的《纽约时报》援引专家言论称,昂山素季访华不是“无关紧要的选择”,“可能会令华盛顿不安”。
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最“现实”。国与国之间,归根结底是利益关系,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利益关切,若国际外交不能准确把脉本国的利益诉求和他国的利益关切,双边关系就会失衡、节奏紊乱,形成隔膜乃至误解。相反,如果双边关系能够随着国家利益的调整而调整,两国关系将会实现与时俱进的双赢。
显示 15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