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新闻发言人4日应询答记者问时表示,1月4日上午,中美双方举行副部级通话,确认美国副贸易代表格里什将于1月7日至8日率领美方工作组访华,与中方工作组就落实两国元首阿根廷会晤重要共识进行积极和建设性讨论。
英国《经济学人》近日刊文称,美国和中国之间最重要的贸易冲突是21 世纪围绕技术的战争。它涵盖从人工智能到网络设备的一切。最根本的战场在半导体行业。芯片产业是美国的产业领导地位和中国的超级大国野心最直接碰撞的领域。无论美中领导人在二十国集团峰会上说什么,这场冲突都会持续得更久。
罗伊研究所发表独立分析师Cornelia Tremann题为《美国新非洲战略剑指中国》的文章称,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在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发表演讲,博尔顿的演讲有点缺少新非洲战略的积极方面,因为该战略并非真得针对非洲,而是针对中国。
美国大豆协会3日发表声明,欢迎中美两国领导人日前就经贸问题达成共识,呼吁尽快修复两国贸易关系,并达成长期互利协议。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30日在华盛顿表示,中美双方需要更多善意,以抵消目前存在的“消极声音”。崔天凯当天在美全国记者协会举行的纪录片《善良的天使》观影活动上致辞说,许多人对近期中美关系形势深感忧虑,在这充满挑战的时刻,中美关系发展更需要“善良的天使”。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8日说,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希望双方能够拨开云雾,实现更加紧密的经贸合作,以互利共赢造福两国业界和两国人民。
2003年,美国大学理事会将汉语列为四种大学预修课程之一。自此,汉语正式走入了美国的主流课堂。如今,美国约有数十万学生在校接受汉语课程教育。而在课堂之外,各种汉语教学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
美国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最新普查报告指出,美国的“汉语热”开始呈现低龄化的态势,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开始开展汉语教学。专家分析说,“汉语热”低龄化,反映了中美交流日益密切、中国国力不断上升这样一个大趋势。新华社驻纽约、华盛顿、洛杉矶和芝加哥的记者,四地同时进行了调研采访,为您全景式解读美国各地空前的“汉语热”。
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华美银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建民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尽管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中美经贸合作的大趋势不会逆转。
第九轮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21日在北京落下帷幕并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两国进一步开放国内经济,特别是为高新技术、互联网经济、制造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提供贸易投资便利。
记者12日从国新办发布会上获悉,中美元首海湖庄园会晤期间提出的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已达成早期收获,双方在农产品贸易、金融服务、投资和能源等领域达成共识,未来还将讨论中美经济合作一年计划。
记者纽约街头采访路人,问他们是否受新闻媒体影响而惧怕中俄。纽约市民:怕啊,中国人很危险的。记者:为啥?纽约市民:因为他们会功夫啊。
在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之际,多位美国知名专家为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建言献策,认为中美双方应从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着手扩大经贸合作,抓住机遇继续推动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同时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实现两国合作共赢。
中美之间经贸关系是否会加剧摩擦?针对特朗普明显违背WTO规则的一些言论,中国在WTO框架内外有哪些反制措施?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美国为何出现逆全球化浪潮?特朗普力促制造业回流背景下,如何看待中美投资的不平衡发展?中美经贸关系未来走向如何?
美国中国总商会会长、中国银行美国地区行长徐辰8日表示,随着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步伐加快,预计将有更多中国零售业、物流业企业到美投资,中美零售业合作前景广阔。
12月8日上午,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美友好协会在上海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发挥各自优势,尤其发挥中美友好协会连接中美两国、辐射墨西哥的优势,从代理新华丝路信息产品起步,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和合作深度。
中国在美国的投资则主要集中于能源、房地产及酒店、通讯科技等方面,自2010年起急剧增长,并在2015年首次超过了当年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双边投资政策框架有待升级 基于中美直接投资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多数专家建议有必要升级当前的投资政策框架。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9日落下帷幕,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获胜。随着美国政府换届,中美关系又走到一个承上启下的路口。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发达国家、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方面肩负着特殊的重要责任,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普遍期待。
中方代表指出,当前中美关系基本稳定,但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双方应管控好分歧,为两国经贸合作创造条件。应澄清对全球化的误解,客观理智考虑对外政策,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解决贸易纠纷。两国经济界应积极行动,积累互信,实现双赢。
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靳晓明表示,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在科技创新问题上都离不开与国际同行的合作。深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战略。中国已与15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创新对话机制,加入200多个政府间科技合作组织,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组织中任职。
显示 61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