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问及与中国“脱钩”的问题时,戴琪说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停止彼此之间的贸易是不现实的。她指出,美国将努力在不同的基础上与中国“重新连接”,而不是“脱钩”。
中美经贸协议(ETA)于2020年2月14日生效,标志着长期的贸易和地缘政治竞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ETA包括中国未来两年增购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作者认为,这些购买承诺可对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带来巨大的贸易转移效应和市场份额转移。
全球金融市场对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解读是积极的,但可能有些过度,因为协议规模相对有限。该协议的最好之处在于,它允许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休战(至少是部分休战)。对于中美两国领导人来说,出于不同的原因,这一休战正值关键时刻。
在经历了三年激烈的贸易战之后,美国与中国将于1月15日签署“第一阶段”协议。文章指出,这一微不足道的协议无法掩饰美中关系的重大危机。
中美两国就第一阶段协议达成一致。从中美官方的有关评论和协议将于2020年1月签署的安排中不难看出,中国已后退一步,以争取时间并防止它与美国的关系进一步下滑。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使中国认识到,从技术到金融的一系列领域,自身过于依赖美国。因此,中国在未来几年要做的就是用“时间换空间”,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经过多轮艰辛谈判,中美10月12日宣布,两国在会谈中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并可能达成涉及知识产权、汇率、农产品购买和关税的有限协议。当然,这是个好消息。话虽如此,作者认为,对协议的期望不应太高。它也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恶化的速度,但不足以扭转任何大趋势。
历经18个月,中美贸易战终于有了缓解迹象。中美双方证实,两国已接近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双方对能够达成协议均表示乐观。对于中美两国是否会撤销其相互施加的惩罚性关税问题还存在争议。本文认为,即便是暂时性地撤销惩罚性关税,对于贸易战停火也十分必要。
显示 7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