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若能买到与它们目前从中国进口的中间产品类似的产品,这将减弱美国组装线面临的破坏力和消费者面临的价格涨幅。但是,不太富裕的消费者购买的价格较低的产品可能会出现较大价格涨幅,因为制造商会用更昂贵的部件替代面临关税的中国产品。
美方希望中国人遏制自身的3000亿美元规模计划。这一计划旨在让中国成为电脑芯片、商用飞机、制药和电动汽车等众多行业的领导者。这对中国实现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的目标而言,是必备的。因此,北京不会,也不可能退让。
目前的中美贸易争端侧重于两国间的贸易平衡。但是,本文指出,鉴于中国在分裂的国际生产体系中的深度融合,总贸易平衡或会产生误导。中国对美出口产品的国内价值仅占2011年水平的65.3%。高科技产品的比例在缩小。这意味着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征收关税将影响供应链上的其它国家,而不是中国。
对中国而言,放弃成为先进技术行业全球领导者的雄心不可谈判。此外,中国也不能在将私企竞争引入国有行业控制领域成效方面公开接受美国指示。一旦贸易冲突持续超过目前宣布的措施和对策,其影响将开始变得非常严重。这种威胁现在已在金融市场波动中显现出来。
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全面贸易战给两国劳动人民造成恶劣的影响,也破坏了整个世界经济的未来。两国冲突必须以建设性的方式进行解决。本文的分析旨在对中美两国的自身利益进行更现实的考虑。
随着美国经济受到各方的围攻,北京现在准确地计算出,特朗普政府重新考虑其贸易战略的压力将是巨大的。最终,华盛顿将让步。如果不让步,北京可联合一群新朋友反对美国。特朗普总统倾向于在缺乏战术的情况下在很多方面采取行动——这不局限于贸易领域。
如今,中美贸易战看起来永远无法彻底解决。每次美国似乎要采取行动时,总统总会改变主意,重新挑起事端。美国现在推出了其它杠杆工具:投资、签证和世贸组织诉讼。这些工具的优点是既与该问题相关,相对而言又不受国际义务的限制,但其缺点是谈判灵活性较小。作者表示,这意味着中美贸易战的硝烟依旧弥漫。
特朗普政府的对华贸易政策就像一辆疯狂的过山车。随着与中国的贸易冲突不断加剧以及当前方法暴露出的问题,美国政府可能会寻求新的选择。含糊的要求和关税威胁不起作用。如果该政府希望中国自由化,北美自贸协定的方法可能是其最好的选择。
如今,美国是欧盟以外德国钢铁生产商的最大出口市场。欧洲钢铁协会称,美国关税将使欧洲和德国的钢铁出口量减少一半。此外,德国企业担心,引入美国关税将导致中国和俄罗斯的超额钢铁贸易转向欧洲市场,从而进一步加剧竞争。美国和中国是欧洲以外德国企业最大的出口市场。
中美贸易战进入了“搁置”状态。但是,近日,尽管尚未采取任何措施,白宫重申了其限制中国贸易和投资的意图。作者在文中探讨了如果政府对华持态度不同的两方中的任一方掌握局势,2020年中美贸易将是何种走向的问题。
半个多世纪以来,工业化国家的贸易大体上是一种两党性问题,并为1948年建立的基于规则的多边体系提供支持。各国政府通常以务实的方式对待该体系。
据《金融时报》报道,美国将要求同中国开展长期进口交易,这引起了将其它国家排除在公平竞争之外的担忧。对此,第三国或将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扭曲展开低调抗议,以追踪相关商品贸易的发展,将中国进口来源的过往趋势与新现实相比较。
即将爆发的中美贸易战的升级为印度等国提供了一个进入壁垒森严的外国市场的机会。印度对华出口农产品比出口制造业产品更加容易。此外,中国将寻求长期软件合作伙伴,以取代美国的科技企业霸权。印度的软件产业有能力进入更高层次。
实际上,每个人都在说,特朗普正在输掉、投降或屈服于中国。但考虑到一些其它结果,“失败”可能是美国经济的一个胜利。政府谈判代表显然不同意彼此的意见,总统也没有解决他们的分歧。总而言之,政府的行为孤立的是美国,而不是中国。
特朗普的贸易方法始于一系列威胁,然后打赌美国贸易制裁的可能性将迫使各国做出让步。美国商界一直鼓励特朗普总统,希望他的贸易方法能说服北京解决其在中国面临的知识产权、技术转让和投资限制等问题。
美国和中国之间持续的关税和对抗关税的漩涡可能影响中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流。还可能对全球贸易和治理产生更加系统性的影响。总之,欧盟应该在贸易方面勇敢面对特朗普,在必要的情况下对美国进行回击。欧盟还需要坚持自身的贸易自由化日程,坚持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体制和机构,并协同其它利益相关者共同采取行动。
美国和中国达成协议。在避免贸易冲突方面,美国财长姆努钦无疑是一位英雄。如果人们认为,美国早该在贸易政策上与中国对抗,姆努钦则把他自己的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此前,特朗普正在改变美中贸易关系,关注正确的问题。由于姆努钦的努力,美国现在又回到了老路上。
特朗普政府征收关税的策略可能弊大于利。与其说打击政府的预期目标——中国企业,不如说拟议的关税实际上将损害美国高科技行业。关税黑名单上的产品主要是美国生产中使用的进口品。也就是说,拟议的特朗普关税将削弱美国的竞争力。因此,本文认为,关税是对中国高技术抱负的无效回应。
本文作者总结认为,中美应坐上谈判桌,交换意愿清单,确定优先事项,书面达成协议,更全面地开放两国商品、服务和跨境投资贸易市场,并淘汰歧视性的创新政策。
双方同意,将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为满足中国人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和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中方将大量增加自美购买商品和服务。这也有助于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
显示 136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