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也是中非团结抗疫、共克时艰的特殊年份,注定在中非关系史上镌刻不平凡的一页。
中国向非洲捐助了12000支新冠肺炎测试盒,并与非洲疾控中心和20多个非洲国家政府官员和卫生专家举行视频会议,分享抗疫经验。本文分析了中非卫生合作的发展历程,并阐述了中国在非洲的医疗援助外交的有效性。
非洲国家对中国的普遍看法是:西方的一个替代伙伴,能够提供政治资产和经济支持,而又不设条件,也不会对内政进行任何形式的干涉。因此,作为回报,中国要求优先进入非洲市场和能源市场。非洲政府愿意接受这样的交易。
首届俄罗斯—非洲峰会的召开标志着俄罗斯将重返非洲大陆。经常有媒体比较俄罗斯与中国的非洲政策。这主要起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和俄罗斯都不是西方国家,两国似乎都在21世纪出于经济和政治原因“重返”了非洲,都主张不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并且两者都被视为国际关系中的大国。
中国崛起为全球经济强国,在贸易、工业化、技术和知识转移方面为非洲带来机遇,也可以为非洲提供负担得起的援助资金。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为非洲国家做出典范。为维持经济快速增长,中国需要大量能源,这增大其对非洲自然资源的兴趣,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
多年来,中非文化交流在促进中非合作与友谊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早在1955年,中国与埃及就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政府文化合作会谈纪要》,这是新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签署的第一个文化协定。60-70年代,中国文化艺术团多次访问非洲,为中非文化关系的新时代奠定了基础。
目前,中国在非洲的利益似乎仍集中在经贸方面,但随着中国地缘政治雄心的增长,中非防务安全论坛未来或将成为其加强在非军事影响力,以及将经济伙伴关系与军事联系融为一体的完美平台。
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结束时,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表示,中国与非洲的关系正在步入“黄金时代”。非洲领导人认为,这些没有提供投资或援助的西方国家应该闭上嘴巴。与此同时,许多非洲领导人也对西方援助附带的人权条件十分不满。
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的18周年,中国现在跟非洲的合作是在过去长期友谊的传统合作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创新。当前,非洲大陆经需要继续发展,这是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关键。而中非合作将帮助非洲国家能够更好地进入全球发展轨道,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中非合作有利于消除贫困,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此外,中国要完善全球治理的改革,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离不开非洲国家的参与和支持。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于9月3日至4日举行。这是继中非合作论坛2006年北京峰会和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之后,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大团圆,也是中国今年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活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外交界人士和专家学者表示,中非关系已经成为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南南合作的样板。即将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为中国与非洲对接发展战略、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新机遇。
金砖合作机制不仅是金砖五国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南南合作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这种独特定位,决定了金砖合作将在未来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大有可为。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综合实力日益提升,合作机制化进程不断推进,金砖国家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
非洲正成为与中国开展基础设施和国际产能合作的示范。非洲可成为世界的粮仓。非洲是中外模式互学互鉴的重要试点。尽管中国并不输出发展模式,但仍有不少非洲国家乐于效仿中国模式。2010年,埃塞俄比亚着手制定并实施首个5年“经济增长与转型计划”,2016年起实施第二个5年计划。这是学习中国“五年规划”的典范。对中国而言,帮非洲就是帮自己。非洲的中国时刻,是我们着眼全局、加速推进“一带一路”的机遇期。
短短二十年间,中国一跃成为了非洲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从对非贸易、投资、基建融资和发展援助的深度和广度上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与中国相比。中国“巨龙”——业务多元、规模各异的中国企业为非洲大陆的每一个角落带来了资本、技术和创业精神,加快了非洲“雄狮”的经济发展步伐。但是,由于完整可靠的数据较少,对中非经济合作的现状进行衡量一直是个巨大挑战。
当西方一些舆论热衷于“中国崩溃论”,越来越多的非西方国家却对“中国道路”兴趣正浓,尤其是近年来的非洲国家,正在经济、社会甚至政治等各个领域加速复制中国的发展经验。在很多非洲人看来,中国经验是推动非洲崛起最应倚重的思想源泉。
显示 74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