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中,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于9月3日至4日隆重举行。新时代、新气象,人们期待,峰会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同非洲发展更好对接,为中非合作插上新的翅膀。
“即将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成为推动中非合作的重要加速器。”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李立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外交部22日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介绍习近平主席主持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有关情况,外交部部长助理陈晓东回答记者提问。
我曾问过非洲朋友两个问题:一、非洲不缺资源,为何不能像中国改革开放那样引进西方资金、技术,补齐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实现现代化?二、为什么欧洲一体化了,而宗主国之间的一体化却不能带来非洲的一体化?我接着提出,上述两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非洲国家没有实现互联互通,而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一带一路”的话,恰恰也是“互联互通”。
参会专家认为,中非合作潜力巨大,各参与方应在非洲建立“金融+产业”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大力发展直接投资、强化汇率避险等优化金融支持,更好地带动国内成熟技术、先进装备和产能“走出去”。
金融街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驻区金融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金融机构走出去创造便利条件、提供优质服务。引导银行、保险、股权投资、央企广泛合作,构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产业生态,巩固金融街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先行区地位。
中国和塞内加尔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后,“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的覆盖范围将从东非、北非和南非国家进一步延伸至西非。随着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在共建“一带一路”问题上与中国达成共识,不仅中非传统合作有望迈上新阶,这也为“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盟2063年议程》深度对接增添了更多可能。
以塞内加尔作为开端,中国正尝试邀请西非进入“一带一路”的轨道,并在这一同法国有深厚历史关系的地区巩固自己的影响力。
随着全球政治和经济的重心向印太地区转移,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将不可避免地开始在非洲发挥更大的作用。虽然同非洲交往的方法不同,但两国都面临着如何与非洲国家建立伙伴关系,使非洲成为其成长故事的一部分的挑战。
中国与非洲都拥有悠久的文明传统、相似的历史遭遇,使得双方彼此间形成了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中非合作由来已久,也被视为南南合作的典范,2000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作为一个机制化战略合作平台,促进中非关系获得了全方位的拓展和提升,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又为中非合作注入了新动力。
对话人大名教授系列讲座5月22日晚继续开讲,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东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青建从围绕非洲的发展模式讲起,通过讲述不少亲历的非洲发展故事,带我们了解到非洲的域情和非洲各国的国情。她指出中非合作发展经验为“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的实施发挥了先导作用。
联合自强是全球化新阶段非洲国家探索发展道路的广泛共识,“一带一路”倡议是世界追求多元、自主、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非洲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具有大范围、深层次的战略空间,体现着南南合作机制创新的重要成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向更加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
中国非洲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筹备委员会20日在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成立,协会旨在满足中非民众迫切了解对方文化与艺术的需求,丰富非洲各国民众的精神生活,更有效地促进中非各国间的传统友谊,加强中非在文化艺术、人文教育、新闻传媒等领域的交流互鉴。
埃塞俄比亚欢迎“一带一路”倡议,认为它具有世界重要性。中国鞋业品牌在埃塞俄比亚的迅速成功证明,中国方案同样适用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2018年2月8日,外交部长王毅同来华访问的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举行中国—非盟第七次战略对话后共同会见记者。王毅表示,刚才我与法基主席共同主持了中国—非盟第七次战略对话,对话取得了丰富成果,达成了广泛共识。
当前,中非经济合作模式正由贸易和承包工程逐渐扩展到产能、投资、技术、金融、服务等合作领域,工业化合作成为趋势性和战略性的重点领域。作为中非工业化合作的现实载体和系统集成,产业园的合作模式代表着发展新趋势。
在第三届对非投资论坛召开前夕,国家开发银行编制了《中非经济合作:知识分享、共同发展》报告,这不仅体现了开发银行服务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中非合作的不懈努力,也展示了开发银行与国内外智库合作、加强研究、实现知识分享的良好夙愿。
显示 221 条中的 181 到 2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