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复,9月1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启动强化竞争政策实施试点。当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强化竞争政策实施试点11条措施。
记者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将开展强化竞争政策实施试点。
一年前的8月20日,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成立。一年间,按照“系统改革、集成创新”原则,临港新片区一系列改革有序推进。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20日举行发布会表示,上海出台42条举措支持临港新片区发展,发布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的3年行动方案,未来3年临港新片区将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加快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21日,16个投资基金类项目落地临港新片区,资金规模超过842亿元。
记者从8月20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海出台42条举措支持临港新片区发展,发布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的3年行动方案,未来三年临港新片区将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000亿元,加快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上海东南,东海之滨,去年8月20日揭牌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如今运行满周年。一年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明确的78项制度创新任务完成过半,吸引投资超过2700亿元。
中国经济从“内循环”到“外循环”,再到“双循环”,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上海作为促进中国经济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可以发挥其他地方不具备条件的特殊作用。”
中国经济从“内循环”到“外循环”,再到“双循环”,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上海作为促进中国经济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可以发挥其他地方不具备条件的特殊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31日宣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试点正式启动,这是助力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发挥金融改革创新引领作用和金融对外开放先行先试作用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全链条服务”企业,在助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同时,安商、稳商、招商工作齐头并进,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困难、快速落实疫情补贴……使新片区持续成为吸引企业驻扎的热土。
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17个月实现签约到投产的“特斯拉速度”逐渐成为常态。11日,“临港新片区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启用,该平台通过集成服务和并联审批,提高政务服务的便利程度。
在8日举行的上海国际仲裁高峰论坛上,上海市司法局发布了《境外仲裁机构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设立业务机构管理办法》。该办法表示,明年1月1日起,境外仲裁机构可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设立业务机构。
截至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三分之一政策目前已制定完成,各项政策稳步推进。
28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主要交通通道S3公路南延伸工程开工建设,工程全长26.6公里,预计2021年基本建成。至此,包括机场、港口、高速公路、铁路和内河在内的立体交通网络在新片区加速成形。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揭牌两个月之际,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促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共16条,以及集聚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四大重点产业共40条支持措施,进一步推动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11日主办了2019临港新片区招商推介会。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武伟在当日致辞中表示,目前,临港新片区三分之一政策制定任务已经完成。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扎根在临港新片区。26日,位于临港新片区先行启动区范围内的上海临港新侨新兴产业园迎来了首批入驻的9家企业。
20日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揭牌满月之日,上海市相关部门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当天发布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业创新发展,加大力度引进符合新片区产业发展方向的外国人才。
9月10日,运行长达15年的洋山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经过全新的升级改造后,从小洋山海事大楼搬迁至上海自贸区临港地区,将有效提升船舶监管、服务和应急保障能力。
显示 53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